《祭妹文》原文赏析

  • meì
    wén
  • [
    qīng
    dài
    ]
    yuán
    meí
  • qián
    lóng
    dīng
    hài
    dōng
    zàng
    sān
    meì
    wén
    shàng
    yuán
    zhī
    yáng
    shān
    ér
    diàn
    wén
    yuē
    shēng
    zhè
    ér
    zàng
    xiāng
    bǎi
    dāng
    shí
    suī
    mèng
    huàn
    xiǎng
    níng
    zhī
    weí
    guī
    suǒ
    niàn
    zhī
    zhēn
    rén
    zhì
    weī
    tuō
    luò
    suī
    mìng
    zhī
    suǒ
    tiān
    shí
    weí
    zhī
    rán
    ér
    leì
    zhì
    zhě
    weì
    cháng
    feī
    zhī
    guò
  • yòu
    cóng
    xiān
    shēng
    shòu
    jīng
    chà
    jiān
    ér
    zuò
    tīng
    rén
    jié
    shì
    dàn
    cháng
    chéng
    gōng
    dǎo
    zhī
  • shǐ
    使
    shí
    shī
    shū
    huò
    weì
    jiān
    zhēn
    ruò
    shì
  • zhuō
    shuài
    fèn
    chū
    jiān
    suì
    hán
    chóng
    jiāng
    tóng
    lín
    xué
  • jīn
    liàn
    zàng
    ér
    dāng
    zhī
    qíng
    xíng
    jǐng
    rán
  • jiǔ
    suì
    shū
    zhaī
    shū
    shuāng
    dān
    jiān
    lái
    wēn
    zhāng
    shì
    xiān
    shēng
    wén
    liǎng
    tóng
    yīn
    láng
    láng
    rán
    jiào
    wǎn
    ěr
    lián
    yuè
    wàng
    shì
  • zài
    jiǔ
    yuán
    dāng
    fēn
    míng
    zhī
  • ruò
    guàn
    yuè
    xíng
    shàng
    beī
    tòng
  • sān
    nián
    gōng
    jǐn
    hái
    jiā
    cóng
    dōng
    xiāng
    àn
    chū
    jiā
    chēng
    shì
    ér
    xiào
    cóng
    gài
    shuō
    cháng
    ān
    dēng
    hán
    shǐ
    使
    bào
    xìn
    chí
    zǎo
    yún
    ěr
  • fán
    suǒ
    suǒ
    suī
    weí
    chén
    rán
    weì
    néng
    wàng
  • jiù
    shì
    tián
    yīng
    zhī
    gěng
    yǐng
    biàn
    便
    shì
  • huǐ
    dāng
    shí
    jiāng
    qíng
    zhuàng
    luó
    rán
    ér
    zài
    rén
    jiān
    suī
    nián
    guāng
    dǎo
    liú
    ér
    shí
    zài
    ér
    weí
    zhèng
    yìn
    zhě
  • zhī
    jué
    gāo
    shì
    ér
    guī
    táng
    shàng
    ā
    nǎi
    zhàng
    chí
    jiā
    zhōng
    wén
    bàn
    zhì
  • cháng
    weì
    liú
    zhōng
    zuì
    shào
    míng
    jīng
    ān
    zhě
  • sǎo
    feī
    wǎn
    ér
    weī
    quē
    rán
  • guī
    hòu
    suī
    weí
    beī
    shí
    weí
  • yòu
    cháng
    suì
    huò
    rén
    jiān
    cháng
    zhě
    xiān
    wáng
    jiāng
    shēn
    hòu
    tuō
    ér
    weì
    zhī
    xiān
    qián
    nián
    bìng
    zhōng
    xiāo
    tàn
    jiǎn
    fēn
    zēng
    fēn
    yōu
  • hòu
    suī
    xiǎo
    chà
    yóu
    shàng
    suǒ
    qiǎn
    lái
    chuáng
    qián
    weí
    shuō
    bài
    guān
    shǐ
    è
    zhī
    shì
    liáo
    huān
  • jīn
    ér
    hòu
    jiāng
    zài
    bìng
    jiào
    cóng
    chù
    zhī
    xìn
    yán
    hài
    yuǎn
    diào
    yáng
    zhōu
    yòu
    xīn
    rén
    zǒu
    bào
    zhì
    mián
    ā
    nǎi
    wèn
    wàng
    xiōng
    guī
    fǒu
    qiáng
    yìng
    yuē
    nuò
  • xiān
    mèng
    lái
    jué
    xīn
    zhī
    xiáng
    feī
    zhōu
    jiāng
    guǒ
    weì
    shí
    hái
    jiā
    ér
    chén
    shí
    jué
    zhī
    yóu
    wēn
    weì
    míng
    gài
    yóu
    rěn
    dài
  • tòng
    zaī
    zǎo
    zhī
    jué
    kěn
    yuǎn
    yóu
    yóu
    shàng
    yǒu
    xīn
    zhōng
    yán
    yào
    zhī
    wén
    gòng
    chóu
    huà
  • ér
    jīn
    chú
    wài
    dāng
    jiàn
  • yòu
    zhī
    jiàn
    ér
    hòu
    zhī
    yǒu
    zhī
    zhī
    jiàn
    jiàn
    yòu
    nán
    míng
  • rán
    bào
    zhī
    hàn
    tiān
    rén
    ér
    jìng
    zhī
    shī
    zhī
    dài
    jià
    zhī
    shēng
    píng
    zuò
    zhuàn
    weí
    zhī
    zhūn
    shàng
    weì
    móu
    ěr
  • xiān
    yíng
    zài
    háng
    jiāng
    guǎng
    广
    shēn
    shì
    nán
    guī
    zàng
    qǐng
    mìng
    ér
    níng
    biàn
    便
    sǎo
  • bàng
    zàng
    ā
    yìn
    xià
    liǎng
    zhǒ
    weí
    ā
    shì
    zhě
    zhū
    shì
    weí
    ā
    xiōng
    shì
    zhě
    táo
    shì
  • yáng
    shān
    kuàng
    miǎo
    nán
    wàng
    yuán
    西
    wàng
    xiá
    fēng
    chén
    hūn
    hún
    yǒu
    bàn
    dāng
  • suǒ
    lián
    zhě
    yín
    nián
    zhí
    shī
    hòu
    zhì
    jīn
    nán
    liǎng
    shēng
    hòu
    cái
    zhōu
    ěr
  • suī
    qīn
    zài
    weì
    gǎn
    yán
    lǎo
    ér
    chǐ
    齿
    weī
    àn
    zhī
    zhī
    zài
    rén
    jiān
    shàng
    ā
    pǐn
    yuǎn
    guān
    nán
    jiǔ
    zhě
  • zàng
    shuí
    mái
    tǎng
    yǒu
    líng
    néng
    gào
    shēng
    qián
    xiǎng
    shēn
    hòu
    yòu
    zhī
    wén
    yán
    diàn
    yòu
    jiàn
    shí
  • zhǐ
    huī
    feī
    yáng
    shuò
    fēng
    ā
    xiōng
    guī
    yóu
    huí
    tóu
    wàng
  • zaī
    zaī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
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
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相关标签:哀悼思念悔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乾隆三十二年的冬天,我葬了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写下这篇文章来祭奠她:

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这里,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远;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之地呢?

因为你坚守着一贯的贞节观念,嫁给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导致你陷入了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但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小时候跟随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和我一起坐在一起,喜欢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实践。唉!要是你不懂经书,也许未必会像这样苦守贞节。

我捉蟋蟀,你紧跟着我捋袖伸臂,争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和我一起挖坑埋葬它们。今天我为你收殓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一切情景,都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穿着一件细绢单衣进来,一起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正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清脆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称赞。那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东,你牵着我的衣裳,悲伤地哭泣。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锦衣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记。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景,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了。

你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的老母,依仗着你的照料扶持。 《祭妹文》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袁枚的《祭妹文》是一篇赋予真情的文章。袁枚是“性灵说”的倡导者,他主张文学作品要有真情实感。在这篇文章中,袁枚不拘泥于传统的祭文格式,而是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感人的叙述方式,写出了一篇令人动容的祭文,为后人所传诵。

文章中讲述了袁素文的生平和她与高八的婚约故事。袁素文是袁家姐妹中最漂亮端庄的,她从小就喜欢读书,针线旁边常放着书卷,还擅长诗词和琴棋书画。她与高八的婚约最初是因为袁家救助了高清的妻儿,高清为了报答袁家的恩情,决定将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与袁素文婚配。然而,当袁素文二十三岁时,高八突然来信解除婚约,称儿子有病不宜结婚。袁素文因为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坚持嫁给高八之子,即使知道他的真实原因是“有禽兽行”,并且屡教不改。袁素文的坚贞被誉为“贞妇”。

袁枚通过这篇文章展现了袁素文的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袁素文不仅是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还是一个温柔贤淑、待人有礼的淑女。她的坚持和忍耐让人感动,展现了她对传统礼教的忠诚和对婚姻的执着。

整篇文章以真情实感为主题,通过描写袁素文的生平和婚约故事,展现了袁枚对袁素文的赞美和敬意。袁枚善于描写景物,叙事记人,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祭文,更是一篇表达真情的文学作品,为后人所传诵。 《祭妹文》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袁枚的照片
袁枚

袁枚(1716-1797)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字是子才,号称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是汉族,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

袁枚于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后来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展现出了出色的政绩。然而,他在四十岁的时候就选择了告别官场,回到了江宁小仓山下筑筑的随园,专心从事诗歌创作。他在随园中吟咏诗歌,广收诗弟子,尤其是女弟子众多。

袁枚被誉为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一起被称为“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他的散文作品也同样优秀,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而闻名。

袁枚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追求和创作的热情。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于1797年去世,享年82岁。

猜您喜欢

遣兴

清代 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清代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绝命词

清代 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