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季鹰》原文赏析

  • zèng
    guō
    yīng
  • [
    táng
    dài
    ]
    bái
  • dōng
    guō
    yǒu
    dào
    shì
    ruò
    yún
  • shèng
    weì
    qīng
    guāng
    yìng
    jūn
  • chǐ
    jiāng
    bìng
    shí
    cháng
    fèng
    weí
    qún
  • jiǔ
    qiān
    rèn
    xiāng
    líng
    fēn

原文: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相关标签:赠友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就像汉朝的隐士郭有道,与世隔绝无争,飘若浮云。
你德行高迈,我望尘莫及;你清光独照,我世尘满心。
你认为与群鸡争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
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注释:郭有道:又名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赠郭季鹰》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李白是唐朝文学中一位非常活跃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政治色彩。在盛唐时期,文人们通过写诗来为自己争取名声和声誉,同时也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以便能够进入仕途。然而,李白与其他诗人不同,他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不受儒学经典的束缚,因此他选择了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入仕的愿望。

在出川之后,李白一路东行,漫游吴楚之地,期间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一起饮酒赋诗,结伴而行。这使得李白结交了很多朋友,同时也使他的诗名远播。然而,这种看似闲适的生活并没有使李白忘记自己追求功名的雄心。因此,大约在开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经过南阳前往长安,他的目标直指仕途。受到终南捷径思想的影响,李白也开始隐居起来。他隐居于洛阳附近的嵩山和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被人们戏称为“随驾隐士”。他一边过着隐士的生活,结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边写诗送给当时的高官显贵,但收效甚微。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动大约持续了两年左右,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不禁发出了“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左黄极”的愤世呐喊。然而,李白虽然失去了官位,但并没有失去志向,他依然怀揣着高远的抱负。

在四处游览、走亲访友、拜访高官之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宝元年,李白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玉真公主向皇上举荐了李白,玄宗下诏徵召离京归家的李白入京。这一次,李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功进入了仕途。

李白的经历展示了唐朝文学中政治色彩的重要性。他通过诗文来争取名声和声誉,同时也为自己进入仕途做准备。尽管他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怀揣着追求功名的抱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李白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和坚持,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文化的特点和诗人们的追求。 《赠郭季鹰》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赠项斯

唐代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酬刘和州戏赠

唐代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避地司空原言怀

唐代 李白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