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他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以其诗歌雄浑而著称。
王庭珪性格伉厉,个性刚直,不畏权贵,不屈于世俗。他曾经辞官归隐,因为他的诗作送给了胡铨而被贬到辰州。然而,靖康之变后,他表现出对国家的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王庭珪的诗文词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和变幻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的词作也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爱情和人生的热切追求。
王庭珪于乾道八年(1172)病逝,享年92岁。他的墓地位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胡铨撰写了他的墓志铭碑。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但他的诗作和文化遗产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王庭珪的诗词>>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出生于长乐(今福建福州),是南宋时期的词人。他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仅活到26岁便离世。尽管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但他留下了31首现存的词作。
陈人杰的词作都采用了《沁园春》这一调子,这在两宋词史上是罕见的。这种调子给他的词作带来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他的词作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
尽管陈人杰的词作数量有限,但他的才华和创作风格仍然受到了后人的赞赏和研究。他的词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陈人杰的早逝使得他的创作生涯被截断,无法展现出更多的潜力和成就。然而,他的词作仍然被视为南宋时期文学的珍品,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也成为了人们对于才华横溢而命运不济的词人的思考和怀念的对象。
陈人杰的诗词>>
易祓(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易祓是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他与著名词人姜夔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
易祓的主要著作包括《周易总义》二十卷和《周官总义》三十卷等。《周易总义》是对《周易》的全面解释和总结,对于易经的研究和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官总义》则是对周朝官制的详细阐述和解读,对于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易祓的出生和死亡时间,他出生于1156年,逝世于1240年。易祓在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出生并成长,后来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政治家。他在南宋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易祓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才能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知名人物,被尊称为“山斋先生”。
易祓的诗词>>
赵葵,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儒将、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1186年9月4日,出生地为衡山(今属湖南)。赵葵在南宋历经宁宗、理宗和度宗三朝的朝廷中任职,被《宋史》称为“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致力于以儒臣治军,为南宋的偏安局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葵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擅长诗词创作和绘画,尤其擅长画墨梅。他的诗词作品广泛流传,著有《信庵诗稿》等作品。此外,他还著有《行营杂录》等著作,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赵葵在1266年12月24日逝世,享年八十一岁。他在小孤山舟中去世,被追赠太傅,并被谥号为“忠靖”。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对国家的忠诚,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葵的诗词>>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出生于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江万里与他的弟弟江万载、江万顷被时人和后世雅称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他们三人都在南宋末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万里创办了白鹭洲书院,这个书院在千年的历史中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包括文天祥等十七位状元和2700多名进士。这个书院的影响力非常大,对于江西地区的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万里一生担任了91种正式官职,其中三度担任相位。他一直以廉洁的形象示人,政绩斐然,敢于直言敢谏,忧国爱民。他的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是千古道德风范的楷模。
因为他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德,江万里被视为江西地区的地方先贤之一,他的名字在江西乃至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传颂。他的事迹和精神将继续激励后人,成为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江万里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