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刘琨年轻时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来逐渐升迁至并州刺史的职位。在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成功抵御前赵的进攻。
315年,刘琨被任命为司空,负责统领并、冀、幽三州的军事。然而不久之后,并州失陷,刘琨被迫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他结为兄弟。刘琨随后驻军在征北小城。
然而,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刘琨在政治、文学、音乐和军事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他擅长文学,通音律,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中收录了《刘琨集》9卷,另外还有《别集》12卷。明代的张溥将他的作品辑为《刘中山集》,并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琨的诗词>>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他是曹魏司空卢毓的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的长子。卢谌在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等职务。后来,他在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
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但在311年洛阳失陷后,他随父亲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掳走。312年,卢谌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并受到青睐。318年,刘琨被匹磾拘禁期间,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
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享年67岁。卢谌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至今流传。
卢谌的诗词>>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
曹摅生平善治地方,深受人民爱戴。他在担任临淄令期间,以其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被人们称为“圣君”。他注重民生,积极推行各项改革,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他重视教育,积极推动学校建设,提倡儒家思想,培养人才。他还注重农业发展,推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在他的领导下,临淄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曹摅在治理地方的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作品广泛流传。他的诗词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许多人。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人称赞为“千古绝艳”。
然而,曹摅的一生并不长久。根据史书记载,他去世于308年。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治理才能和文学成就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被后人尊称为“圣君”,成为了后世仰慕的楷模。
曹摅的诗词>>
繁钦(?-218),字休伯,是东汉时期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他曾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以其善于写诗、赋和文章而闻名于世。
关于繁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的资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根据他在东汉时期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的事实,可以推测他的活动年代应该在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
繁钦以其才华出众而受到曹操的赏识,被任命为主簿,负责处理文书和文件。他在这个职位上展示了出色的文学才能,尤其是在诗歌、赋和文章方面。他的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
然而,关于繁钦的生平和事迹的具体细节,目前的资料非常有限。我们无法得知他在丞相曹操的主簿职位上的具体表现,也无法了解他的晚年生活和去世的情况。
总之,繁钦是东汉时期颍川人,曾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以其在诗歌、赋和文章方面的才华而闻名。尽管我们对他的生平和去世的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但他的文学才能在当时的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繁钦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