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

欧阳建(约269—300)是西晋时期的渤海人,字坚石,出生于冀方右族。他是石崇的甥子,才华出众,思维敏捷。他在北州地区有很高的声望,后来成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他先后被任命为公府官员、山阳令和冯翊太守。
在赵王司马伦专权的时候,欧阳建一直坚持正义,经常批评和劝告他。这导致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当司马伦篡位后,欧阳建劝说淮南王司马允诛杀司马伦。然而,这个计划泄露了,欧阳建被杀害。
在临刑之前,欧阳建写下了《临终诗》。他的著作有《言尽意论》。 欧阳建的诗词>>

李寄

李寄(1628-1700)是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他的母亲周氏原为徐霞客的妾,但在怀孕时被正妻逐出,后嫁给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李寄。由于他介于徐李两姓之间,又经历了明清两朝,所以取字为介立。
李寄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收录了他的许多文章。此外,他还有《天香阁外集》一卷,以及《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广泛的知识。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李寄还有其他的称号。他被称为萍客,意味着他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样,没有固定的居所。他还被称为昆仑山樵,意味着他像昆仑山上的樵夫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此外,他还被称为白眼狂生和三因居士,这些称号可能与他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有关,但具体的含义需要进一步了解。
总的来说,李寄是一位出生于江阴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广泛而丰富,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知识。他的生平和个性也有一些特点,如萍客、昆仑山樵、白眼狂生和三因居士等称号。 李寄的诗词>>

傅咸

傅咸(239—294)是西晋时期北地泥阳人,字长虞,傅玄的儿子。他性格刚正简朴,有着高尚的品德,善于从事文学评论。在武帝咸宁年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担任太子洗马,后来升任尚书左丞。他多次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提出了裁并官府、停止不必要的工役,专注于农业生产的建议。他还指出“奢侈的开支比天灾还要严重”。在惠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司隶校尉。他多次弹劾权贵,京都都为之肃然。傅咸去世时担任官职。他擅长诗文创作,现存有《傅中丞集》辑本。 傅咸的诗词>>

嵇喜

嵇喜,字公穆,生卒年不详,出生于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他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魏朝时,他通过举秀才的考试,后来成为卫将军司马攸之的司马,成为齐王一派的重要幕僚。在晋朝时,他历任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扬州刺史、太仆和宗正等职位。
嵇喜是曹魏治书侍御史嵇昭的长子,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兄长。他的母亲是孙氏。他有一个儿子嵇蕃,字茂齐,是西晋时期的散文家,曾担任太子舍人。
关于嵇喜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 嵇喜的诗词>>

司马曜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司马曜(362—396),字昌明,是东晋的皇帝,是简文帝的儿子。在哀帝兴宁三年被封为会稽王。简文帝去世后,由于司马曜年幼,由崇德褚太后摄政,谢安辅政。直到太元元年,司马曜才开始亲自执政。
太元八年,苻坚率军来攻,谢石等人在淝水战役中大破敌军。司马曜任命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为会稽王,并掌握了军权。然而,司马道子专横跋扈,司马曜于是任命王恭来制约他。
司马曜酷爱酒和佛教,宠爱张贵人并与她嬉戏。最终,司马曜因为放纵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突然死亡。他在位期间共计二十四年。 司马曜的诗词>>

岑德润

岑德润是隋代的一位诗人,他是陈朝官员岑之敬的儿子。岑德润曾担任中军吴兴王记事参军的官职,同时也是一位有文才的诗人。他的诗作包括《鸡鸣篇》、《赋得临街危石》、《咏灰》、《咏鱼》等。关于岑德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暂时无法提供。 岑德润的诗词>>

刘伶

刘伶,西晋沛国人,字伯伦,生卒年份不详。他以放荡不羁而闻名,常将宇宙视为狭小,不在乎家产的多少。他嗜酒成性,创作了《酒德颂》一诗,用以嘲弄礼法。在魏末时期,他担任建威参军的职务。在晋武帝泰始初年,他提出了无为之化的观点,主张无为而治,但这一观点被认为是无用的而被废弃。刘伶晚年寿终,他被尊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的诗词>>

朱异

朱异(?—257)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吴郡人,字季文,又被称为朱桓子。他最初以父亲的任命成为郎官,后来被任命为骑都尉,并代领父亲的兵力。他在一次战斗中击败了魏国将领文钦的军队,因此被晋升为扬武将军。孙亮建兴初期,魏国军队出动东兴,朱异指挥水军击溃了他们。不久后,他被任命为大都督。当魏国的诸葛诞攻占寿春并投降吴国时,朱异前去援救,但被孙綝所害。 朱异的诗词>>

殷仲文

殷仲文(?—407)是东晋陈郡长平人,他是桓玄的姊夫,也是仲堪的从弟。他年少时就显示出才华横溢的才藻。仲堪向司马道子推荐了他,于是他被任命为骠骑参军。后来他成为了司马元显的长史。当桓玄入建康篡位时,仲文奔赴支持他,被任命为咨议参军,受到宠遇和重用,被任命为侍中,领导左卫将军。然而,桓玄失败后,他被调任为东阳太守,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安帝义熙三年,他与永嘉太守骆球等人谋反,最终被刘裕所杀。他擅长写作,受到当时的社会重视。 殷仲文的诗词>>

张骏

张骏(307—346)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的君主,字公庭,是张寔的儿子。在东晋明帝太宁二年(建兴十二年)继承了叔叔张茂的凉州牧西平公的职位,并被前赵封为凉王。在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建兴十五年),张骏趁着前赵被后赵击败的机会,出兵攻打前赵在秦州的诸郡,但最终遭到大败,失去了河南地。然而,当石勒杀死刘曜后,张骏利用长安的混乱局势,重新夺回了河南地。在全盛时期,他控制了陇西地区,并且统治了西域的一些城邦,虽然自称臣服于东晋,但并没有执行中兴正朔。在东晋穆帝永和元年(建兴三十三年),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并继续使用建兴年号。他在位期间共计二十二年,最终去世。 张骏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