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东山二首》原文赏析

  • dōng
    shān
    èr
    shǒu
  • [
    táng
    dài
    ]
    bái
  • xiàng
    dōng
    shān
    jiǔ
    qiáng
    weī
    huā
  • bái
    yún
    hái
    sàn
    míng
    yuè
    luò
    shuí
    jiā
    jīn
    xié
    xiè
    cháng
    xiào
    jué
    rén
    qún
  • bào
    dōng
    shān
    kaī
    guān
    sǎo
    bái
    yún

原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相关标签:写山写景隐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东山了,不知道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了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否仍然自聚自散?
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道落入了谁的家?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带领东山的歌舞妓,高声呼喊远离尘世。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清扫三径上的白云。

注释:
施宿《会稽志》中记载:东山位于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是晋朝太傅谢安的居所。它也被称为谢安山,矗立在众多山峰之间,形态独特,如同鸾鹤飞舞,山巅上有谢公调马路,白云堂和明月堂的遗址,山峰林立,俯瞰沧海,天空与水相接,是一处绝佳的景色。山下有一条小径通往国庆寺,那是太傅的故宅。旁边有蔷薇洞,传说太傅曾带着歌舞妓女在那里游宴。

东山客指的是隐者,即谢安。 《忆东山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东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以及与谢安和李白的关系。

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根据施宿《会稽志》的记载,东山山旁有一处名为蔷薇洞的地方,相传是谢安曾经游宴的地方。而山上则有谢安所建的两座堂,分别名为白云堂和明月堂。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初年在京城待诏翰林时创作的。天宝初年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个时期,李白在这个时候担任翰林待诏,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这篇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谢安和李白的关系。东山作为谢安的隐居之地,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而李白在东山创作这首诗,也展现了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和才华。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忆东山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离开那里,因为东山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的象征。他向往东山的隐逸生活,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然而,现实的世界却不容许他长久地逍遥自在,他不得不离开东山,投身于政治的漩涡之中。

这首诗中的“蔷薇”、“白云”、“明月”等意象,都是与东山紧密相连的元素。它们不仅是诗人笔下的景物,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蔷薇代表着东山的美丽和纯洁,白云象征着东山的高远和超脱,明月则寓意着东山的明澈和清冷。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人对东山的向往,源于他对谢安的仰慕和对东山隐逸生活的向往。谢安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战乱之中保持着淡泊和从容,他在政治斗争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李白将自己与谢安相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东山隐逸生活和从政两者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像谢安一样,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同时又能保持东山的澹泊和自由。

然而,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并不相符。他虽然受到皇帝的召唤,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相反,由于他的直率和傲慢,他招来了权贵的忌恨和排挤。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光阴流逝和壮怀莫展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的时光已经虚度,他的抱负和理想未能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东山的描绘和对谢安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首诗不仅是对东山的鉴赏,更是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和反思。 《忆东山二首》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登太白峰

唐代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别储邕之剡中

唐代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猛虎行

唐代 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