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东山了,不知道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了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否仍然自聚自散?
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道落入了谁的家?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带领东山的歌舞妓,高声呼喊远离尘世。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清扫三径上的白云。
注释:
施宿《会稽志》中记载:东山位于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是晋朝太傅谢安的居所。它也被称为谢安山,矗立在众多山峰之间,形态独特,如同鸾鹤飞舞,山巅上有谢公调马路,白云堂和明月堂的遗址,山峰林立,俯瞰沧海,天空与水相接,是一处绝佳的景色。山下有一条小径通往国庆寺,那是太傅的故宅。旁边有蔷薇洞,传说太傅曾带着歌舞妓女在那里游宴。
东山客指的是隐者,即谢安。
《忆东山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东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以及与谢安和李白的关系。
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根据施宿《会稽志》的记载,东山山旁有一处名为蔷薇洞的地方,相传是谢安曾经游宴的地方。而山上则有谢安所建的两座堂,分别名为白云堂和明月堂。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初年在京城待诏翰林时创作的。天宝初年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个时期,李白在这个时候担任翰林待诏,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这篇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谢安和李白的关系。东山作为谢安的隐居之地,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而李白在东山创作这首诗,也展现了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和才华。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忆东山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离开那里,因为东山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的象征。他向往东山的隐逸生活,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然而,现实的世界却不容许他长久地逍遥自在,他不得不离开东山,投身于政治的漩涡之中。
这首诗中的“蔷薇”、“白云”、“明月”等意象,都是与东山紧密相连的元素。它们不仅是诗人笔下的景物,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蔷薇代表着东山的美丽和纯洁,白云象征着东山的高远和超脱,明月则寓意着东山的明澈和清冷。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人对东山的向往,源于他对谢安的仰慕和对东山隐逸生活的向往。谢安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战乱之中保持着淡泊和从容,他在政治斗争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李白将自己与谢安相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东山隐逸生活和从政两者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像谢安一样,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同时又能保持东山的澹泊和自由。
然而,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并不相符。他虽然受到皇帝的召唤,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相反,由于他的直率和傲慢,他招来了权贵的忌恨和排挤。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光阴流逝和壮怀莫展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的时光已经虚度,他的抱负和理想未能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东山的描绘和对谢安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首诗不仅是对东山的鉴赏,更是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和反思。
《忆东山二首》鉴赏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