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身倚栏杆,看碧绿的山色转为丹红,在悠然之间就褪却了香袍的脂粉而成熟起来。上林苑选美一样选上的,忙匆匆的又换掉了由紫云润色的衣裳。枉费了多少个春天啊,从早到晚的又是薰又是染,花儿都为此凋零了。可笑那些庸常的桃花李花,尽管乱涂乱抹地打扮自己,最后还是留下无限的凄凉。
拟倩流莺说与,记荣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白发怜君,儒冠曾误,平生官冷。算风流未减,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且与那些流莺说去吧,切记世间的荣华与富贵,最容易消散而难以保全完整。人世间的得意,就像那自然界的花儿,尽管也有千红百紫的时候,可是转眼之间就到了尽头。白头老人的时候回想平生,是年轻时的少年意气耽误了自己,官场冷酷与无情。如果风流的禀性还没有磨灭,那么就尽情地欢娱在酒中吧,要问人生的意义,那就去看那一年又一年的花枝吧。
注释:
1. 倚栏:倚靠在栏杆上。
2. 碧成朱:原指山色由绿变红,此处比喻事物的变化。
3. 香袍粉:指妆饰。
4. 上林:指皇家园林。
5. 高选:指选美。
6. 匆匆:匆忙。
7. 紫云衣润:指由紫云染色的衣裳。
8. 几许:多少。
9. 朝薰暮染:早晨薰染,傍晚染色。
10. 忙损:忙碌而凋零。
11. 笑旧家桃李:嘲笑那些庸常的桃花李花。
12. 东涂西抹:乱涂乱抹。
13. 凄凉恨:凄凉的悲伤。
14. 身倚栏杆:身体靠在栏杆上。
15. 丹红:红色。
16. 悠然:悠闲自在。
17. 脂粉:妆饰。
18. 成熟起来:指事物的变化成熟。
19. 上林苑:皇家园林。
20. 枉费:白白浪费。
21. 薰:染色。
22. 染:薰染。
23. 凋零:花谢。
24. 庸常:平凡。
25. 拟倩:模仿倩女。
26. 流莺:指倩女。
27. 荣华:富贵。
28. 易消难整:容易消散而难以保全完整。
29. 得意:成功。
30. 转头:转瞬间。
31. 白发怜君:指老年人怜悯年轻人。
32. 儒冠:指儒士的帽子。
33. 曾误:曾经误入。
34. 平生官冷:一生在官场中冷酷无情。
35. 算风流未减:算得上风流还未减退。
36. 年年醉里:每年都在醉酒中。
37. 把花枝问:去看花朵。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译文及注释详情»
我倚着栏杆,看着青山的颜色从碧绿转为丹红,悠然之间,我褪去了香袍上的脂粉,变得成熟起来。就像上林苑选美一样,我匆忙地换下了紫云润色的衣裳。多少个春天白白浪费了啊,从早到晚地薰染,花儿都因此凋零了。可笑那些平凡的桃花李花,虽然乱涂乱抹地打扮自己,最后还是留下了无限的凄凉。与那些流莺说去吧,切记世间的荣华与富贵,最容易消散而难以保全完整。人世间的得意,就像自然界的花儿,虽然也有千红百紫的时候,但转眼间就到了尽头。当白头老人回忆起一生时,是年轻时的少年意气耽误了自己,官场的冷酷与无情。如果风流的本性还没有磨灭,那就尽情地在酒中欢娱吧。要问人生的意义,那就去看那一年又一年的花枝吧。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译文详情»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主题是咏范南伯家的文官花。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文官花的颜色多变及其原因。诗中使用了王僧孺的诗句“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来形容文官花的颜色变化。词中还提到了文官花由粉变碧再变为朱的变化,以及由红变紫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密集的意象,也有稀疏的意象,相得益彰。词的下片则写了对文官花的告诫和对范南伯的同情。诗中告诫文官花的荣华易消难整,同时也表达了对范南伯的同情。整首词通过描写文官花的颜色变化和对其的告诫,展示了作者对文官花的赞美和对范南伯的同情之情。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鉴赏详情»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