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原文赏析

  • láng
    zhōng
    bái
    jiàn
    shì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táo
    shī
    zhī
    cǎi
    huáng
    jīn
    shí
    yǐng
    xīn
    zhuàn
    bái
    xuě
    yīng
  • tóng
    xià
    fán
    huā
    yuè
    zhōng
    shēng
  • beī
    xiǎo
    zhaī
    kaī
    yún
    dài
    lòu
    quán
    zhuì
    shuǐ
    jīng
  • piān
    chèng
    hán
    xiāng
    cóng
    shǐ
    fāng
    róng

原文: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菊花抒怀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陶渊明的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金实。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分开来仔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如水晶般明亮。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注释: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是马郎中的诗。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黄金实:指菊花。陶渊明爱菊,诗中多有对菊花的赞美。郢曲:郢是战国时楚国都城,郢城中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歌曲。此借《白雪歌》引出白菊之英。素:白。素色:白色。小摘:喻花未盛开。云母:谓花似白云母。水精:即石英。此形容菊上露珠之晶莹。称:适合。含香:鸡舌香,即丁香。陈藏器以鸡舌香为丁香母。宋时按沈括考究诸义直是丁香无疑。《齐民要术》云:鸡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应劭为汉侍中,年老口臭。帝赐鸡舌香含之,后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芬芳。五字客:据《世说新语》所载,魏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虞松写完后上呈,却不合景王之意,让他再行决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带难色,当时钟会见之便拿过来看,为他改定了五个字,虞松心悦诚服。再送景王之时,景王惊问虞松,虞松吐实之后,景王叹道:“如此大才,应予重用。”。得地:犹得所。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公元844年创作的。当时,李商隐的家庭搬迁到了永乐(今山西芮城附近)居住。诗人来到这里后,他的生活变得非常悠闲。由于家母去世,他暂时离开了复杂的政治舞台,选择在家中安住。他住在一间名为“蜗牛舍”的小屋里,喝着松酌酒,弹奏着琴笙,欣赏着花草,游山玩水。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吟诗作赋,表达出自己当时悠闲心境的感受。这首诗正是他对这段时光的反映。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杯小摘开云母,部露全移缀水晶。这里的“云母”和“水晶”都是宝石的名字,用来形容白菊的花朵。诗人说,摘下来的白菊花朵就像是云母一样轻盈,像是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他用这样的比喻,使得白菊的美丽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花中有白露,露上无纤尘。”诗人通过描写白菊上的露水,表达了白菊的纯洁和清雅。他说,白菊上的露水就像是白色的珍珠,没有一丝尘埃。这样的描写,使得白菊更加高贵和清新。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白菊的美丽和高雅。诗人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白菊的魅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白菊的赞美,更是对白菊所代表的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赞美。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唐代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宋代 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野人饷菊有感

明代 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