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其二》原文赏析

  • guō
    zhǔ
    簿
    ·
    èr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zhōu
    sān
    chūn
    qīng
    liáng
    qiū
    jié
  • lòu
    níng
    yóu
    fēn
    tiān
    gāo
    jǐng
    chè
  • líng
    cén
    fēng
    yáo
    zhān
    jiē
    jué
  • fāng
    kaī
    lín
    yào
    耀
    qīng
    sōng
    guàn
    yán
    liè
  • huái
    怀
    zhēn
    xiù
    姿
    zhuō
    weí
    shuāng
    xià
    jié
  • xián
    shāng
    niàn
    yōu
    rén
    qiān
    zài
    ěr
    jué
  • jiǎn
    huò
    zhǎn
    yàn
    yàn
    jìng
    liáng
    yuè

原文: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注释:和泽:雨水和顺。周:遍。三春:春季三个月。
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见《礼记·月令》)
露凝:露水凝结为霜。游氛:飘游的云气。
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澈:清澈,明净。
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
遥瞻:远望。
开:开放。耀:耀眼;增辉。
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
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
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展:施展。
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竟:终。良月:指十月。《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和郭主簿·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和郭主簿》第二首是一首鉴赏秋色的诗歌。与传统的悲秋传统不同,这首诗赞赏了秋色的清澈秀雅和灿烂奇绝,具有开创性的特征。

在古代诗赋中,秋景往往与悲愁联系在一起。然而,陶渊明的这首诗却与众不同。首句并没有直接描写秋景,而是写了春雨之多,说今年春天的雨水不断,遍及整个三月。这种写法一方面继承了《诗经》中的兴手法,另一方面将多雨的春天与肃爽的秋天进行对比,使人觉得下文所描绘的秋色更加清秀奇绝,胜过春光。

接下来,诗人具体描写了秋景的清凉素雅。露水凝结成洁白的霜华,天空中没有一丝阴霾的雾气,使人感到天高气爽,格外清新澄澈。远望山陵高岗,群峰飞逸高耸,无不挺秀奇绝;近看林中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尽管秋气凛冽,百卉纷谢凋零,但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具异彩;秋风使万木摇落变衰,唯有苍松却经寒弥茂,青翠长在。诗人怀想起这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称之为霜下之杰。

此外,诗人还善于在景物的写实中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寄托自己强烈的情感。诗人举杯饮酒,由逸峰的奇绝和松菊的贞秀,自然联想到那些与逸峰和松菊相似的孤高傲世、守节自厉的古代高人隐士。他们千百年来一直坚持着抚养松菊的那种傲然特立的秘诀要道,被称为幽人。诗人怀念这些幽人,赞美他们的高尚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色的清澈秀雅和灿烂奇绝,展示了开创性的特征。诗人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寄托了自己强烈的情感,赞美了松菊的坚贞秀美和幽人的高尚品质。这首诗在秋景的描写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和郭主簿·其二》鉴赏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华下对菊

唐代 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满江红·雨后荒园

金朝 段克己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惜黄花慢·菊

宋代 吴文英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