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赏析

  • nán
    ·
    tiān
    shàng
    xīng
    zhuàn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tiān
    shàng
    xīng
    zhuàn
    rén
    jiān
    lián
    chuī
    liáng
    shēng
    zhěn
    diàn
    leì
    hén
    jiě
    luó
    liáo
    wèn
  • cuì
    tiē
    lián
    péng
    xiǎo
    jīn
    xiāo
    ǒu
    jiù
    shí
    tiān
    jiù
    shí
    zhī
    yǒu
    qíng
    huái
    怀
    jiù
    jiā
    shí

原文: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抒情南歌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银河星移斗转,人间夜幕低垂。枕席透出丝丝秋凉,眼泪浸湿了席子。起身解下罗衣,姑且问问:“夜已经到什么时候了?”
这件穿了多年的罗衣,用青绿色的丝线绣成的莲蓬已经变小,用金线缝成的莲叶也稀疏了。天气如旧时,罗衣如旧时,只有人的心情不似旧时了!

注释:
南歌子:又名《断肠声》等。一说张衡《南都赋》的“坐南歌兮起郑舞”,当系此调名之来源。而李清照此词之立意,则与又名《肠断声》相合。
星河:银河,到秋天转向东南。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滋:增益,加多。
夜何其:《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夜已经到了什么时候了?”“其”,语助词。
翠贴、金销:即贴翠、销金,均为服饰工艺。
情怀:心情。旧家:从前。《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旧家犹言从前,家为估量之辞。”其所引例中即有此句。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南歌子》是李清照在流落江南后创作的一首词。根据陈祖美的《李清照简明年表》,这首词应该是在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的深秋创作的。在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悲痛和思考,这首词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创作的。

尽管词中有“旧家”一词,但这并不是指家庭,而是一首悼亡词。每一句词都与李清照丈夫生前的情事有关。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和痛苦,以及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通过这首词,李清照抒发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之情。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灭”的句子,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和珍惜。接下来的几句“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通过描绘衣上的花绣,展现了贵妇人的身份和过去的荣华。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些细节更加凸显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整首词以夜深人静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星河转动和帘幕垂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和回忆,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恨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对衣上花绣的描绘,展现了贵妇人的身份和过去的荣华,进一步凸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运用,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人通过对夜深人静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国破家亡的恨意。整首词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觉,让人不禁为词人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而感到心痛。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赏析详情»

赏析二

,泪痕自然而然地滋生出来。这里的“滋”字,表达了泪水的不断流淌,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悲伤之深。“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将词人的孤独和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是词中的经典之句。夜阑,指深夜;风吹雨,指风雨交加;铁马冰河,指战马奔腾;入梦来,指梦境中的幻象。这句诗以对偶句的形式,将词人在深夜中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夜深人静,词人躺在床上,倾听着风雨的声音,仿佛能感受到铁马奔腾的声音,这些景象都进入了她的梦境之中。这句诗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卧听”和“入梦来”两句,都是以动词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词人主动地倾听风雨声,后者是词人被梦境所吸引,被动地进入其中。这种对比的手法,使整句诗更加生动有力。



整首词以对偶句为主,通过对景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人通过描写夜深人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代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色深 一作:春已深)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代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满庭芳·小阁藏春

宋代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