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xiǎo
    yuàn
    xián
    chuāng
    chūn
    shēn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xiǎo
    yuàn
    xián
    chuāng
    chūn
    shēn
    chóng
    lián
    weì
    juàn
    yǐng
    chén
    chén
    lóu
    yáo
    qín
    (
    chūn
    shēn
    zuò
    chūn
    shēn
    )
  • yuǎn
    xiù
    chū
    yún
    cuī
    báo
    fēng
    chuī
    nòng
    qīng
    yīn
    huā
    xiè
    nán
    jìn

原文: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色深 一作:春已深)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相关标签:闺怨伤春怀人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院隐藏在春天深深的绿树和繁花之中,楼上的小窗户紧闭着,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闺房里显得幽暗阴沉。我独自靠在栏杆上,愁绪无人可诉说,只能心不在焉地弹弄着琴弦。
虽然云彩无心,却催促着夜色的降临;微风吹着细雨,暮色中的轻风拂动着淡淡的云彩。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轻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是让人伤感。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在若耶溪上浣纱而得名,后来用作词牌名,也叫做“浣溪纱”、“小庭花”等。春景:《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等题作“春景”。
闲窗:雕花和护栏的窗户。闲,指窗户的横杆。闲窗一般用来形容幽静的意境。有些版本将“已”字改为“色”字。
重帘:层层的帘幕。沉沉:指闺房昏暗,意味着深邃。
理:弹弄。瑶琴:镶有玉的琴,即玉琴。也用来美称琴,泛指古琴。
远岫:远处的山峰。岫指山峰。薄暮: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意味着黄昏。
轻阴:淡淡的云彩。
“梨花”句:意思是梨花盛开的时候正是春天色彩浓郁的时候,而它的凋谢使人感到特别伤感,甚至难以忍受。难禁:难以抵挡。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小令的版本问题和作者的身份认定。这首小令曾被误认为是欧阳修或周邦彦的作品,或者没有署名。然而,《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等文献都标明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作品,因此应该以此为依据。从风格上看,这首词应该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暮春时节,词人情绪低落,于是借用小词来表达内心的郁闷情绪。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环境描写和景物刻画,展现了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心境。上片以小院和重帘的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所处的深闺似海的环境,以及她因春意阑珊而感到的孤寂和愁苦。下片则以女主人公走向楼前远眺的情景为背景,描绘了白云催暮、风雨弄阴的景象,与女主人公的阴沉郁闷心情相呼应,增添了她的苦恼和烦闷。她试图通过弹琴来摆脱心情的苦恼,但最终无法解脱精神的枷锁。

整首词以细腻含蓄的笔致,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展现了她面对即将逝去的春色时的悒怅情怀。词中的环境描写和景物刻画都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心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孤寂和愁苦。

整首词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展开,通过她的感受和情绪来描绘环境和景物,使读者更加贴近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词中的环境描写和景物刻画都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心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孤寂和愁苦。通过这种方式,词表达了女主人公孑然独处的凄寂心境,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的深情和悲凉。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赏析二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内容描述了一个空闺中的春天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先,词的上片以“深”字为线索,描绘了空闺的深远和春天的深浓。词人倚楼无语,表达了内心深情无法言表的状态。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方式,更加凸显了词人内心深情的韵味。

下片则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通过描绘远处的山岳和云归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晚景的临近。夜晚的细风和轻阴,以及风雨摧花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词人内心的忧思和愁绪。

整首词以婉曲、蕴藉的方式传达了词人的情感。词评家称其为“雅练”,并赞扬了词中不语语的表达方式。词人通过借用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和微阴等意象,将情感微妙地透露出来。这种传情方式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空闺春天的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婉曲、蕴藉的方式传达了情感,展现了传统诗歌的审美特点。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代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满庭芳·小阁藏春

宋代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春残

宋代 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