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ēn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ōu
    yáng
    gōng
    zuò
    dié
    liàn
    huā
    yǒu
    shēn
    shēn
    shēn
    zhī
    zhī
    yòng
    zuò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ǔ
    shēng
    jiù
    lín
    jiāng
    xiān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ēn
    yún
    chuāng
    cháng
    jiōng
    liǔ
    shāo
    meí
    è
    jiàn
    fēn
    míng
    chūn
    guī
    líng
    shù
    rén
    lǎo
    jiàn
    kāng
    chéng
  • gǎn
    yuè
    yín
    fēng
    duō
    shào
    shì
    jīn
    lǎo
    chéng
    shuí
    lián
    qiáo
    cuì
    gēng
    diāo
    líng
    shì
    dēng
    xuě
    xīn
    qíng
    (
    shì
    dēng
    xuě
    xīn
    qíng
    zuò
    dēng
    huā
    kōng
    jié
    ruǐ
    bié
    gòng
    shāng
    qíng
    )

原文: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一作:灯花空结蕊,离别共伤情)


相关标签:春天伤怀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双调小令,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欧阳公: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蝶恋花》:指欧阳修词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予:我。酷爱:非常喜爱。
数阕:几首。阕,首。
声:指词牌。
几许:多少。
云窗雾阁:云雾缭绕的楼阁。扃(jiōng):门环、门闩等。在此谓门窗关闭。
梅萼(è):梅花的蓓蕾。
秣(mò)陵:秦改金陵为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建康,又作“远安”。
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
凋零:形容事物衰败。
试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踏雪:谓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这首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写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元月初,地点是江宁(今江苏南京)。当时,宋室已经南渡了三年。

南渡是指北宋末年,金朝入侵北方,迫使宋朝皇帝和大批官员南下避难的历史事件。这次南渡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仅失去了北方的土地和资源,还面临着金朝的威胁。在这种困境下,许多文人士大夫也随着皇帝南渡,他们离开了繁华的都城,来到了南方的江宁。

李清照作为一个文人的妻子,也随着丈夫一起南渡。这次南渡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故,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生活,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她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感受到了家国的沉沦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国的忧虑。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的春天,但同时也透露出了她内心的忧伤和无奈。这首词既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时局的反思,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情感和才华。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使得它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整个时代的见证。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清照作为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了解到南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写出了一种对春天的厌倦和不愿意面对的情绪。柳梢吐绿,梅萼泛青,是春天的明显迹象,代表着大地的复苏和新生。然而,词人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她对亲人的思念和自身的孤独感,使她对春天失去了兴趣和喜爱。这种情感的转变,使词境更加凄凉和寂寞。

最后一句“花底相看无一人。”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开花谢,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欣赏花的美丽。然而,词人却独自一人,没有人陪伴她一同欣赏花的美景。这句话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使人感到心酸和惋惜。

整首词以静穆的词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庭院深邃和闭门不出的描写,以及对春天景象的厌倦和对孤独的表达,词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这首词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让人不禁为词人的孤独和忧愁而感到心痛。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宋代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 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宋代 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