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桂花它那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制的层层绿叶,其“风度精神”就像晋代名士王衍和乐广一样风流飘逸,名重于时。
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叠叠的花瓣儿,就像一个只会矫妆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气。丁香花簇簇拥结在一起显的太小气,一点也不舒展。桂花的浓香把我从怀念故人和过去的梦中熏醒,不让我怀念过去这是不是太无情了?
注释: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浣溪沙》的变体,又名《添字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形容桂花色彩的星星点点。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注“一作‘轻’”。 按上半阕末句已押“明”字,此句不应重押,应该是“轻”字是。
剪成碧玉叶层层:桂叶层层有如用碧玉载制而成。“剪成”化用唐贺知章《咏柳》诗意。
彦辅:《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注“一作‘大’”。
太鲜明:《花草粹编》卷四作“大鲜明”。在古代“大”通“太”、“泰”。《说文释例》日:“古代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比如《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后人皆读为“太”。在此词中,作者或缘此古例,故“太”、“大”相通。此句是此词的难点之一,也是现存整个《漱玉词》的难点之一,或因此故,竟有不少选注本、乃至辑注本不予收录,即使收录,则极少为此句作注,而关于此句的罕见之注释或析文,又不无可议之点:比如“太”字不宜训为“过分”,而宜作“很”、“极”讲,意谓桂花的“风度精神”与乐彦辅极为相像。鲜明:此处宜训作分明确定之义。“鲜”字,《世说新语·品藻》作“解”、《晋书·刘魄传》作“鲜”,宜从《晋书》。
何俗甚:俗不可耐。
丁香千结:语出毛文锡《更漏子》词:“庭下丁香千结”。苦(读作古)麄(“粗”之古体)生:张相《诗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下片以梅花和丁香作为主题,通过对比描绘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和个性。首句“梅蕊重重何俗甚”,表达了梅花的高贵和独特之处。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能够开放,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词人用“重重”来形容梅花的花蕊,强调了它的繁密和丰盛。而“何俗甚”则暗示了梅花的高雅和超凡脱俗的品质。
接下来的一句“丁香千结苦麄生”,则描绘了丁香的苦涩和坚韧。丁香是一种芳香植物,但它的花蕾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给人一种坚硬和苦涩的感觉。词人用“千结”来形容丁香的花蕾,强调了它的紧密和坚固。而“苦麄生”则表达了丁香的苦涩和坚韧的生命力。
整首词通过对桂花、梅花和丁香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词人通过借花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将花的形态、特点和个性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词以花为媒介,通过对花的描绘和比喻,展示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欣赏花的美丽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和思考。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鉴赏详情»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