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咏红姑娘》原文赏析

  • yǎn
    ér
    meì
    ·
    yǒng
    hóng
    niá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āo
    xiè
    西
    fēng
    nòng
    wǎn
    hán
    cuì
    xiù
    lán
    gān
    xiá
    xiāo
    guǒ
    chù
    yīng
    chún
    weī
    zhàn
    hóng
    yīn
  • gōng
    shì
    wǎng
    píng
    shuí
    wèn
    yàng
    shì
    zhū
    yán
    chí
    zhēng
    cǎi
    chaī
    zhēng
    chā
    zhì
    zhèng
    nián
    jiān

原文: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相关标签:写人怀古感慨眼儿媚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风微微吹拂,给夜晚带来些许凉意,红始娘花的绿叶被风吹得斜倚在栏杆上,宛如少女般温柔可爱。红姑娘的花冠像丝织品一样,微微绽放,鲜红的颜色宛如美丽的玛瑙。

当年宫殿里的往事已无人可问,只有红姑娘花依然存在。记得在元代至正年间,宫殿前的红姑娘花争相绽放,宫女们争相采摘插戴,而如今,花依然开放,采花人已离去。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称为“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以阮阅(一作左誉)的《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为正体,是一种双调四十八字的词曲,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红姑娘:酸浆的别称。红姑娘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约为二至三尺,叶子呈卵形且尖,六至七月开白花,果实呈囊状,呈绛红色,酸甜可食。
骚屑:风声。
霞绡(xiāo):形容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用来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靺鞨(mò lè):形容红姑娘鲜红的颜色,好像红色的宝石(红玛瑙)一样。
玉墀(chí):女子的头饰,由玉制的钗组成,有三股合成,呈燕形。
至正:元顺帝的年号(1341-1370)。 《眼儿媚·咏红姑娘》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段内容提到了红姑娘这种野草的学名和别名,以及它的特点。红姑娘虽然果实可食,但味道苦涩,不适合口味。儿童们有时会吮吸红姑娘,将其视为玩物,因为它晶圆红润,看起来可爱。词中提到了“争采”和“争插”这两个词,表示词人对红姑娘的想象过于夸张。纳兰性德和严绳孙在康熙十二年(1673)相识,词可能是在他们相交不久之后创作的,大约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 《眼儿媚·咏红姑娘》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变,岁月无情,人事如梦”。纳兰在《元故宫记》中再次运用“朱颜”一词,或许是为了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整篇文章以红姑娘为线索,通过对其形貌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纳兰之心的细腻和敏感。纳兰以红姑娘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历史的思考。红姑娘的美丽和存在,与故宫的荣光和沧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转。



纳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至正年间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思考。至正年间正值元末,元朝政权腐败,社会动荡,这一时代背景暗示了纳兰对当下社会的忧虑和不安。纳兰借用历史背景,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纳兰通过对“朱颜”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朱颜是纳兰对后主词的偏爱,也是对美丽和青春的追求。纳兰以“无恙是朱颜”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纳兰在《元故宫记》中通过对红姑娘的描绘和对历史背景的运用,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文章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眼儿媚·咏红姑娘》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

清代 黄景仁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 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汾阴行

唐代 李峤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鸾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祗炜烨摅景光。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