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禅院》原文赏析

  • shàn
    yuàn
  • [
    táng
    dài
    ]
  • gōng
    chuán
    zhào
    bǎi
    fēn
    kōng
    shí
    suì
    qīng
    chūn
    gōng
  • jīn
    bìn
    shàn
    pàn
    chá
    yān
    qīng
    luò
    huā
    fēng

原文: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相关标签:饮酒惋惜时间感慨寂寞

译文及注释

译文:整条酒船给喝个精光,十年的青春岁月,总算没有虚度。
今日,我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

注释:诗题一作《醉后题僧院》。禅院:寺院。
“觥(gōng)船”句:化用毕卓典故,据《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载满酒的船。棹,船桨。
公:指酒神。
禅榻:禅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飏(yáng):飘。 《题禅院》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一位诗人在晚年时在禅寺修养时所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恬静的心境和宁静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他在禅寺中修养,远离尘嚣和纷扰,享受着宁静与安宁。这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使他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宁和。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观察着禅寺中的花草树木,感受着微风拂过的温暖,聆听着鸟儿的歌唱。这些自然景观和声音都成为了他灵感的源泉,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创作的灵感。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在恬静的环境中,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他通过修养和冥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禅寺修养时的生活情趣,传达了对于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晚年时的心境和感悟,也启发了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领悟。 《题禅院》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了诗人的人生体悟。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放浪不羁和以酒为伴的生活,暗示了他在酒的世界里忘却烦恼,感受到万事皆空的自由自在。诗中的“觥”和“公”同音双关,表达了诗人对酒的赞颂,将酒视为友人和恩人。这也隐含着诗人多年来在不得志的生活中借酒消愁的真实状态。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如今已经年老的情景,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他看着煮茶时袅袅升起的轻烟在微风中盘旋,感受到此刻的闲情和安逸。这可能是诗人因为酒渴而借清茶消愁,或者是因为年老体衰而不能多饮酒,或者是因为茶而思酒。无论如何,这两句诗透露出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都令人陶醉。诗人杜牧一生留心时事,有见地地论政谈兵,但却始终未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导致他的青春岁月只能在酒的漫游中白白流逝。现在他已经步入衰老之境,无法再享受酣饮漫游的乐趣,只能依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

整首诗通过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深蕴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年轻时的风流放浪和壮志难酬在“觥船”和“青春”等语句中得到体现;而现在清静禅院中的“禅榻”和“茶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就像茶烟在落花风中散去一样。这首诗包含了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和豁达,以及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表达了诗人截然不同的情绪。整首诗洒落而不见辛酸之处。 《题禅院》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

猜您喜欢

送人

唐代 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题桃花夫人庙

唐代 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 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 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