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洲怀古》原文赏析

  • dīng
    zhōu
    huái
    怀
  • [
    qīng
    dài
    ]
    wáng
  • jīng
    bīng
    shàng
    yóu
    jiā
    chuī
    xiān
    dùn
    jīng
    ruò
    ōu
  • yáng
    zhōu
    kōng
    cán
    yào
    耀
    yíng
    zhōu
    zhōng
    xiū

原文: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相关标签:地名怀古讽刺

译文及注释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特统(tè tǒng):特别统领,指元军的精锐部队。
精兵(jīng bīng):精锐的士兵。
御(yù):驱使,引导。
上游(shàng yóu):向上游进军。
笳(jiā):胡笳,这里指元军的号角。
吹(chuī):吹奏。
先遁(xiān dùn):先行撤退。
惊若鸥:形容畏敌的宋军。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扬州(yáng zhōu):地名,指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
空(kōng):空空地,没有实质内容。
把(bǎ):拿着。
残旗(cán qí):残留的旗帜。
耀(yào):闪耀,显露。
赢得(yíng dé):落得、剩得。
舟中(zhōu zhōng):船上。
骂不休:不停地辱骂。 《丁洲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丁洲:即丁家洲,在今安徽铜陵县北,背靠十里长山,面对大江,地势险要。【注释:丁洲位于安徽铜陵县北部,地势险要,背靠十里长山,面对大江。】

“特统”句:据乾隆《铜陵县志》和有关宋史,公元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二月,元军大将伯颜率领水陆大军由池州顺江而下,直抵南宋江浙一带。南宋调集十余万人马,由太师贾似道统领抵抗。但宋将畏敌而战事不利,又兼贾似道退缩逃跑,于是元军乘机追杀,致使宋军伤亡惨重。【注释:根据乾隆《铜陵县志》和有关宋史记载,公元1275年,元军大将伯颜率领水陆大军进攻南宋江浙一带。南宋调集十余万人马,由太师贾似道统领抵抗。然而,宋将畏敌而战事不利,加上贾似道退缩逃跑,导致元军乘机追杀,造成宋军伤亡惨重。】

贾似道:其父为官狡贪,后依其姐为理宗妃而鸡犬升天,生活腐败,政治上勾心斗角,权倾朝野。【注释:贾似道的父亲为官狡贪,后来依靠他的姐姐成为理宗妃,过上了奢华的生活,政治上勾心斗角,权势极大。】

笳:胡笳,这里指元军的号角。【注释:笳指的是元军使用的胡笳号角。】

惊若鸥:形容畏敌的宋军。【注释:形容宋军因畏惧敌人而惊慌失措,像海鸥一样惊飞。】

赢得:落得、剩得。【注释:赢得在这里指的是落得、剩得的意思。】 《丁洲怀古》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简析了一首诗歌,诗歌描述了诗人登上丁家洲回忆过去的情景,描绘了奸臣贾似道无能误国的情况,表达了对山河家国的情感。

诗歌中提到了贾似道率领十余万人马抵抗南侵的元军,当时人们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然而,宋军在面对元军的号角声时却溃不成军,一溃再溃,最终导致元军登陆扬州。贾似道虽然仍然试图招集残兵,但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他能够拯救国家。诗歌中描绘了士兵们的咒骂声和逃跑、退缩、内讧与败亡的气息,将这次军事行动描绘成了一场闹剧。

整首诗歌流露出讥刺和冷嘲的意味,对贾似道的无能和奸诈进行了批判。通过描写这一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奸臣的不满。 《丁洲怀古》简析详情»

猜您喜欢

浪淘沙·北戴河

近现代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姑苏怀古

宋代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白帝城怀古

唐代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