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当我想要向你倾诉内心的真情时,已经从梦中醒来,在妆镜中隐约看到你眉毛如同春山。我现在后悔以前太过草率,没有特别珍惜和爱护你。
你那虚幻的灵魂只能在月夜归来,你留下的钿钗为何偏偏停留在人间。我和红烛一起滴下了多少眼泪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注释:山花子是一种词牌名,是唐代教坊曲名,也叫《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有四十八个字,平韵。
梦已阑:梦醒。阑的意思是残,尽。
依约:隐隐约约。
春山:女子眉毛的美称。
草草:草率。
环佩:衣服上佩戴的饰物。
钿钗:镶嵌宝石、金属等的双脚或多脚首饰。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有的学者认为当作于卢氏忌辰。
在这首词中,作者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词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无尽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作者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对亡妻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们曾经的美好时光,以及亡妻的温柔和善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眷恋,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
此外,词中还融入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作者通过对亡妻的悼念,反思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他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对死亡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奈。这种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使词中的情感更加真实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一首充满悲伤和思念的作品,通过对亡妻的悼念,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词中的描写和抒发充满了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词中还融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使作品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上片以梦境为起点,通过幻象的描绘,表达了痴情思念的哀伤。词人在梦中与已故妻子相会,但梦醒后只剩下孤独和惆怅。词人后悔没有在妻子生前好好珍惜她,这种悔意在下句中得到了表达。下片则通过描写物象来表达人的伤情,词人用两个典故来说明旧时故物再见只会引起伤感,而伊人已逝,心期难再。最后一句则明确表达了词人的伤痛和对亡妻的思念,他问蜡泪几时干,实际上是在叹息自己的伤痛何时能够淡化。整首词抒情委婉深挚,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赏析详情»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