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秋风惊动人的心灵,壮士辛苦地写作着急迫的作品,就像昏暗的灯光下,纺织娘哭泣着催促着织寒衣。日后谁会来读我用青竹简写下的这部书,不让它被蛀虫蛀成粉末和洞隙?这个念头牵动着我,今晚我的肚肠也因此而烦恼,雨滴冷飕飕,仿佛有古代诗人的灵魂来安慰哀悼。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照的诗句,他们的怨恨之血在土地中化作碧玉,千年难以消散。
注释:
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
壮士:诗人自称。
衰灯:暗淡的灯光。
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青简:青竹简。
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不遣:不让。
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
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秋来》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以秋天的到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作品未被赏识的悲苦情怀。诗人通过描写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声音和听到的墙脚边络纬哀鸣,表现了他对秋深天寒、岁末将至的警觉。诗的开头两句点出了诗人的“惊心”和“苦”情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六句中,诗人提问自己写下的诗篇是否会被赏识,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作品被蠹虫蛀蚀的忧愤之情。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彻夜无眠、深陷忧愤愁思的痛苦,以及他在衰灯明灭和洒窗冷雨声中幻想见到赏识他的知音和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整首诗情感沉痛,用词新奇,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作品未被赏识的深切忧愁之情。 《秋来》赏析详情»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