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原文赏析

  • ·
    làng
    huā
    yǒu
    qiān
    xuě
  • [
    dài
    ]
  • làng
    huā
    yǒu
    qiān
    xuě
    táo
    huā
    yán
    duì
    chūn
  • jiǔ
    gān
    竿
    shēn
    kuài
    huó
    nóng
    yǒu
    rén

原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相关标签:题画写景向往隐逸生活渔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虽无言,却竞相怒放,春意浓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我,江南口语。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春江钓叟图》是一幅由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画作,而这首题画词则是为这幅画所创作的。具体的创作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录,但可以推测这首词应该是在南唐时期创作的。

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江边景色,画中有一位年老的渔翁正在江边垂钓。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仿佛可以感受到春江的清风和渔翁的宁静心境。

词人为了配合这幅画作的主题和意境,创作了这首题画词。词中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渔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使词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美好而深远的感受。

这首题画词不仅是对《春江钓叟图》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颂扬。它通过画作和词的结合,将艺术和文学融为一体,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和思考。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画作的主题相得益彰,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幅画作的内涵和意义。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李煜的《春江钓叟图》一词进行的解读。根据《南唐书·后主纪》的记载,李煜为了避祸,选择隐遁世尘并写词表达自己的遁世之心。这首词继承了唐代张志和的《渔父》词的风格,写了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这首词偏向于隐逸,格调不高,可能是李煜前期消沉的作品。

词的开篇将画中的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用“浪花”来形容“千里雪”,用“桃花”来形容“一队春”,描绘了春江浪涌、春光明媚的景象。一队春字的安排不仅展示了桃李的生机,还透露出别样的俏皮,绘出了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简洁的词语将画中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着一叶小舟,顺着水流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乎有意;船行浪中,两岸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心情愉悦。

接下来的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展现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随意,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雕琢的:“一壶酒”描绘了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则点明了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可能还会联想到其他人;但紧接着说“一竿纶”,就明确了渔父的身份。最后一句突出了高潮——“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间,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没有风波的危险,却有自然的乐趣,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避开了名利的枷锁,自由自在,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以题画抒怀,借景寓意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的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以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柳含烟·御沟柳

五代 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
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五代 冯延巳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五代 佚名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柳含烟·河桥柳

五代 毛文锡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