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咏杯》原文赏析

  • lòu
    chí
    ·
    yǒng
    beī
  • [
    jīn
    cháo
    ]
    yuán
    hǎo
    wèn
  • jiāng
    guī
    yǎo
    西
    nán
    què
    xiàn
    tóu
    lín
    gāo
    niǎo
    shēng
    dǒu
    weī
    guān
    shì
    leì
    xiāng
    yíng
    rào
    lín
    diàn
    殿
    yòu
    cháo
    yóu
    tóng
    diào
    shí
    xiào
    míng
    bàn
    shēng
    yín
    xiào
  • rǎo
    rǎo
    chē
    chén
    beì
    suì
    yuè
    qíng
    àn
    xiāo
    nián
    shào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shì
    shí
    céng
    liǎo
    qiū
    chóng
    gēng
    diǎn
    cán
    dēng
    xié
    zhào
    qīng
    jìng
    xiǎo
    bái
    yòu
    tiān
    duō
    shào

原文: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相关标签:婉约抒怀感叹玉漏迟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去淅江的路途遥远,真羡慕飞往西南山林的鸟儿。官职卑微、俸禄微薄,还有烦心事缠绕。不像麒麟殿里的功臣,又不像巢父、许由那样有才华。常常取笑自己,空有一身虚名,余生都在哀叹。

在奔波劳碌的纷扰中,无情的岁月早已把我的年华消磨。荣华富贵、归隐山林,都无所谓了。夜晚,秋虫在雨中鸣叫,家里一无所有,只有一盏破旧的灯,对着镜子,数数白发多了多少。

注释: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麒麟殿:即麒麟阁。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上。
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
吟啸:悲慨声。
扰扰:纷扰。
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指隐逸。 《玉漏迟·咏杯》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抒怀词的描述。上片首先表达了对故国有着可望而不可即之叹息,对功名仕宦有着味同嚼蜡之嗟叹,以及隐显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片则叙述了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感叹,山林钟鼎事业无望的无奈,夜雨秋虫、残灯独对的孤寂,以及晓添白发、对镜生愁的忧伤。整首词除了“四壁”两句正面描写景物外,其余部分都是叙事和抒情。文笔婉曲,有着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之美。 《玉漏迟·咏杯》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论诗三十首·十二

金朝 元好问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三十首·其三

金朝 元好问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杨柳

金朝 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