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夜晚的床席冰冷得难以入眠,天空湛蓝如水,夜里的云朵轻轻地飘荡。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雁的叫声凄厉地飞过潇湘河,十二楼中夜已深,只有明亮的月光洒下寒冷的光芒。
注释:
瑶瑟:一种华美的玉制乐器。
冰簟:清凉的竹席。
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远:也可以写作“还”,表示返回。
过:也可以写作“向”,表示朝着。
潇湘:指楚地,这里特指潇湘河,位于今湖南境内。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这里指女子的住所。
《瑶瑟怨》译文及注释详情»
通过描绘清秋的深夜和寂寞的环境,诗中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深深的幽怨之情。诗中没有直接使用“怨”字,但通过描写冰簟银床、碧空明月等景物,以及女主人公寻梦不成的心情,传达了她对别离的悲伤和失望。诗的题目“瑶瑟怨”暗示了女子别离的悲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营造出一种离人幽怨的秋夜氛围。诗中的冰簟银床象征着女主人公的寂寞和冷漠,而碧空明月则展现了清丽而略带寂寥的环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达了女主人公深深的幽怨之情。 《瑶瑟怨》赏析详情»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