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bēi)题字,古苔横啮(niè)。
悬崖句:谓群山环绕,举头望去,天空只露一线,仿佛是天幕裂开了。古苔横啮: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tán)底蛟龙窟(kū)。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风声句:谓龙潭口处如同风雷大作,发出了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
注释:
1. 悬崖一线天疑裂:形容山峰环绕,只有一线天空露出,仿佛天幕要裂开一样。
2. 断碑题字:指断裂的碑上的题字。
3. 古苔横啮:形容断碑上长满了苍苔,苔藓好像在啃咬着碑文。
4. 阴森潭底蛟龙窟:形容潭底阴森恐怖,像是蛟龙的巢穴。
5.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形容景象中充满了兴衰之感,旧时的明月也已不再。
《忆秦娥·山重叠》译文及注释详情»
龙潭口:龙潭山口,位于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这里有一处名为“龙潭印月”的美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春天,作者在东巡途中经过了这个地方。此外,山西省盂县北部的盂山也有一个名为“龙潭”的地方,也被称为“黑龙池”。作者曾多次前往山西五台山,本文中提到的“龙潭口”可能指的是这个地方。
悬崖句:指周围群山环绕,抬头望去,只能看到一线天空,就像天幕被撕开了一样。
古苔横啮:意思是碑上长满了苍苔,那些苍苔好像在啃咬着碑文。
风声句:指龙潭口处风雷大作,发出了像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
《忆秦娥·山重叠》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