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望海》原文赏析

  • làng
    táo
    shā
    ·
    wàng
    hǎi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hèn
    bàn
    làng
    jīng
    rèn
    jiāng
    xiào
    jiāng
    guāng
    huá
    hái
    yuè
    chéng
  • diào
    liù
    biē
    gān
    竿
    shān
    sāng
    tián
    qīng
    qiǎn
    wèn
    shuǐ
    tiān
    tiān
    jiē
    shuǐ
    shì
    péng

原文: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相关标签:写景边塞大海浪淘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站立在海边,远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梦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惊呼了。面对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道理,故任那浅薄无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又好像给月亮洗了澡。我要乘着木筏到海上去看个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钓,可曾钓得大鳌吗?其实那钓竿也只是轻拂珊瑚罢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麻姑知晓,要想知道这巨变,只有问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见蓬壶?

注释:
蜃阙:即海市蜃楼。蜃阙指海边出现的虚幻景象,如城市、宫殿等。
蠡测:以蠡测海。蠡指古代的一种量器,用来测量容量。这里指用蠡来测量海的深浅。
乘桴:乘着木筏。桴指用木头制成的简易船筏。
六鳖:以喻气概非凡。六鳖指六只乌龟,象征着非凡的气概和能力。
桑田句:葛洪《神仙传》:“麻姑自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曾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女仙名。桑田句指海的变化如同桑田一样巨大。
蓬壶:海上仙山。蓬壶指海上的仙山,象征着神秘和遥远。 《浪淘沙·望海》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作为一位著名的词人,随康熙帝东巡途中,驻扎于山海关。这个地方位于塞外,拥有广阔的景象和壮丽的山海风光。这些美景深深地触动了纳兰性德的心灵,激发出他内心深处的雄浑之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纳兰性德决定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创作了这首词。

在山海关的驻扎期间,纳兰性德目睹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峦,巍峨壮丽的城墙,以及无边无际的海洋。这些景象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宏伟,仿佛自己也融入其中,与山海融为一体。

纳兰性德的心灵在这片壮丽的土地上得到了升华。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雄浑气息,这种气息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而大自然却是如此辽阔和强大。这种对比让他感到敬畏和谦卑,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纳兰性德决定将自己的感受写成词。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海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他希望通过这首词,能够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这首词成为了纳兰性德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珠,也成为了他对大自然敬畏和热爱的真实写照。它展示了纳兰性德作为一位词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深远影响。这首词成为了纳兰性德创作背景中的重要一环,让人们更加了解他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来源。 《浪淘沙·望海》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鳌龟钓上来。这里的“钓得六鳌么”是指词人希望能够在大海中钓到巨大的鳌龟,象征着能够掌握大海的力量和智慧。这样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词人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



整首词以“浪淘沙”为题,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色和神秘力量,表达了词人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之情。词人以浪漫的色彩和豪迈的笔调,将大海描绘得雄浑壮阔,令人心生敬畏。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海的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大海的奇妙和神秘。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运用神话传说和成语典故,词人将大海描绘得神秘而壮丽,给人以无限遐想和震撼。同时,词人也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展现了词人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浪淘沙·望海》鉴赏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清代 纳兰性德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清代 纳兰性德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清平乐·凄凄切切

清代 纳兰性德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清代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点绛唇·小院新凉

清代 纳兰性德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