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手挽手一起欣赏花朵,漫步在芳草丛深处的小径;肩并肩一起等待月亮,双双倚靠在斜廊上。匆匆分别时,已经感到无所适从,那情景,现在不堪再回想。
想寄信,但是却感到人与天之间太遥远;难以忍受漫长的夜晚,仿佛一夜就像过了一年。小窗外风雨凄冷,声声碎裂人的忧愁,更无奈的是,独自一人躺在孤舟上。
注释:西江月是一种词牌名,最初是唐代的教坊曲调,后来也用作词曲的名称。又被称为“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这个调名取自李白的《苏台览古》中的一句诗:“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携手指的是手挽手,形容非常亲密的样子。深径指的是花丛深处的小路。
扶肩表示肩并肩的姿势。
临分少伫指的是临别时少作伫立,表示不忍分离的情态。伫指的是久立而等待的意思。伥伥指的是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此段指的是近来。《宋书·谢庄传》中有一句:“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
难销即指难以消除,难以忍受。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行舟江上的风雨长夜中创作这首词的情景。有人认为这首词可能是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贺铸赴任太平途中所作。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词人乘坐一艘小船,穿越江河。夜晚的天空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颠簸,船身随着波浪起伏不定。词人坐在船上,身处风雨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狂暴与无情。
这样的环境给词人带来了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他或许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或者是一个被命运逼迫离开故土的官员。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面临着离别和未知的挑战。在这样的夜晚,他的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词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表达。他借助风雨的氛围,用深沉的词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可能写下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未来的期许。他的词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坚韧。
这首词可能是词人在行舟江上的风雨长夜中的一次灵感迸发,也可能是他在贺铸赴任太平途中的一次创作。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首词都是词人在困境中寻找安慰和力量的产物。它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别和挑战的坚韧和勇气。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创作背景详情»
情感的不堪,已经到了无法再忍受的地步。整个下片四句,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词人对于别后相思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以对仗工整的六言对句为主,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欢会和别后相思的对比描写,展现了男女情侣之间的甜蜜和痛苦,以及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词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比喻等,使词作更加生动有力。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欢会和别后相思的描写,词人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珍惜和对于别离的痛苦,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词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震撼和共鸣,使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词人的心境和情感。
贺铸,北宋词人,出生于1052年,逝世于1125年。他的字是方回,号是庆湖遗老。贺铸是汉族,出生在卫州(今河南卫辉)。他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娶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妻子。贺铸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后裔。他以贺知章居住的庆湖(即镜湖)为自己的号,因此自称庆湖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