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水记》原文赏析

  • chá
    shān
    shuǐ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chá
    shān
    zài
    shèn
    xiàn
    nán
    sān
    shí
    huò
    yuē
    cháo
    shān
    huò
    yuē
    cháo
    èr
    shān
    shì
    chū
    lǎo
    zhī
    huāng
    guài
    dàn
    huàn
    zhī
    shuō
  • shàng
    yǒu
    quán
    qián
    shì
    lún
    shuǐ
    zhě
    jiē
    dào
  • cháng
    chá
    jīng
    shàn
    yán
    shuǐ
  • hòu
    zhāng
    yòu
    xīn
    shuǐ
    zài
    liú
    chú
    qīng
    suǒ
    liè
    shuǐ
    weí
    zhī
    rán
    chá
    jīng
    kǎo
    zhī
    jiē
  • yòu
    xīn
    wàng
    kuáng
    xiǎn
    jué
    zhī
    shì
    yán
    nán
    xìn
    feī
    zhī
    shuō
  • chá
    shān
    shuǐ
    rán
    hòu
    weí
    zhī
    shuǐ
    zhě
  • chá
    lóng
    chí
    shān
    jiē
    zài
    zhōu
    jiè
    zhōng
    jiào
    shuǐ
    weì
    chá
    yuǎn
    shèn
  • ér
    yòu
    xīn
    suǒ
    lóng
    chí
    weí
    shí
    chá
    zhī
    shuǐ
    ér
    zhī
    suǒ
    shī
    duō
  • rán
    lún
    yuē
    shān
    shuǐ
    shàng
    jiāng
    zhī
    jǐng
    weí
    xià
  • shān
    shuǐ
    quán
    shí
    chí
    màn
    liú
    zhě
    shàng
  • yán
    suī
    jiǎn
    ér
    lún
    shuǐ
    jìn
  • chá
    zhī
    shuǐ
    hóu
  • jiā
    èr
    nián
    hóu
    zhèn
    dōng
    jūn
    liú
    hòu
    chū
    shǒu
    zhōu
    yīn
    yóu
    jīn
    líng
    dēng
    jiǎng
    shān
    yǐn
    shuǐ
  • yòu
    dēng
    chá
    zhì
    shān
    shàng
    yǒu
    shí
    chí
    juān
    juān
    gài
    suǒ
    weì
    quán
    shí
    chí
    màn
    liú
    zhě
  • yǐn
    zhī
    ér
    gān
    nǎi
    kǎo
    wèn
    lǎo
    shì
    yīn
    shuǐ
    jīng
    shī
  • bào
    zhī
    yuē
    hóu
    weì
    xián
  • qióng
    tiān
    xià
    zhī
    zhě
    guì
    zhě
    zhī
  • zhì
    yīn
    cháng
    sōng
    fēng
    cǎo
    tīng
    shān
    liú
    zhī
    chán
    yǐn
    shí
    quán
    zhī
    shān
    lín
    zhě
    zhī
  • ér
    shān
    lín
    zhī
    shì
    shì
    tiān
    xià
    zhī
    dòng
    xīn
  • huò
    yǒu
    xīn
    ér
    zhǐ
    zhě
    nǎi
    néng
    tuì
    退
    ér
    huò
  • guì
    zhě
    zhī
    néng
    zhì
    ér
    jiān
    zhě
    weí
    shān
    lín
    zhī
    ěr
  • weí
    guì
    zhě
    ér
    jiān
    rán
    hòu
    pín
    jiàn
    zhī
    shì
    yǒu
    ér
    gāo
    shì
  • néng
    liǎng
    shì
    zhī
    rán
  • jīn
    hóu
    shēng
    cháng
    guì
    yàn
    ěr
    yòu
    zhī
    shān
    lín
    zhī
    zhì
    pān
    yuán
    shàng
    xià
    yōu
    yǐn
    qióng
    jué
    rén
    suǒ
    zhě
    jiē
    néng
    zhī
    jiān
    zhě
    weì
    duō
  • hóu
    zhé
    jié
    hǎo
    xué
    jiāo
    xián
    shì
    mǐn
    weí
    zhèng
    suǒ
    zhì
    yǒu
    néng
    míng
  • fán
    néng
    jiàn
    ér
    dài
    rén
    zhāng
    zhě
    yǒu
    fán
    weì
    guì
    ér
    yīn
    rén
    chóng
    zhě
    yǒu
  • weí
    zhì
    shì
    shì
    zhī
    quán
    hóu
    shǐ
  • sān
    nián
    èr
    yuè
    èr
    shí
    yǒu
    líng
    ōu
    yáng
    xiū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
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
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
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
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
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
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
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
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浮槎之水,发自李侯。
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
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
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
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
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
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
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
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
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
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咏零陵

宋代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代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代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