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原文赏析

  • jiǎn
    lán
    huā
    ·
    lóu
    tái
    xiàng
    xiǎo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lóu
    tái
    xiàng
    xiǎo
    dàn
    yuè
    yún
    tiān
    hǎo
    cuì
    fēng
    weī
    wǎn
    zhuàn
    liáng
    zhōu
    shí
  • xiāng
    shēng
    meì
    chǔ
    yāo
    zhī
    tiān
    hàn
    fěn
    chóng
    yún
    jiǔ
    hòu
    qīng
    hán
    zhù
    rén

原文: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
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


相关标签:写人赞美女子减字木兰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拂晓时分的楼台上,环境如此美好,有淡月和低云相伴。翠幕中传来了《梁州》曲,音乐节奏由缓慢转为快拍。舞袖翩翩,一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那些天生丽质的舞女拥有楚国女子般纤细的腰肢。她们擦去香汗,重新涂抹脂粉,喝酒祛寒后更显得妩媚动人。

注释:减字木兰花:唐代教坊曲,后来用作词牌名,又称减兰。
向晓:指拂晓时分。
梁州:唐宋时期有管理音乐的官署称为教坊,《梁州》是唐代教坊曲的名字。破:唐宋大曲的第三部分。每套大曲都有十余遍,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个大段。《新唐书·五行志二》中说:“至其曲遍繁声,皆谓之‘入破’……破者,盖破碎云。”吴熊在《唐宋词通论·词调》中说:“中序多慢拍,入破以后则节奏加快,转为快拍。”所以“入破”指的是音乐节奏由缓慢转为快拍,通常是打击乐和丝竹乐合奏,声音繁复,节奏急促。
楚女:楚国的女子。后来多用楚女来泛指细腰的女子。
天与:上天赐予,这里指天生丽质的意思。
著(zhuó):附着、粘着。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擘之一。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有一首名为《帝京篇十首》的词作,据推测应该是在他担任西京留守推官期间创作的。

欧阳修在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担任西京留守推官,这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时期。西京是当时的首都,欧阳修作为留守推官,负责维护城市的治安和秩序。这个职位使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到帝京的繁华和辉煌,也让他深刻感受到帝京背后隐藏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帝京篇十首》是欧阳修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一组词作,通过描绘帝京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这些词作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词的精湛掌握。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帝京的繁华和辉煌与社会的问题相结合,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思考和感悟。

《帝京篇十首》不仅是欧阳修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表达。通过这组词作,欧阳修展示了他对帝京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这些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欧阳修文学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评价。这首词主要描写了一位歌女的才情与美貌。

在上片中,词人通过描写淡月、低云和微风的惬意环境,展现了动人的歌声。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月亮低垂,云彩淡雅,微风轻拂着楼台翠幕。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场夜宴进行到了拂晓时分,当夜色即将消散时,歌曲《梁州》的节奏由慢变为繁,美丽歌女的歌声变得婉转动听。通过描写地点和时间,词人暗示了宴会的持续时间之长和宴者的欢快心情。同时,词人通过自然与人声的结合,突出了音乐旋律的婉转动听之美。

在下片中,词人重点描写了舞女,直接展现了歌女天生丽质之美。舞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长袖飘香,纤腰更显婀娜。这种感官享受是舞女给人们带来的。最后两句描写了舞蹈之后,舞女擦去香汗,重新粉饰容颜,喝酒祛寒后更显妩媚动人。这部分描写了舞女在跳舞中的投入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整首词的题材属于侧艳类,在欧阳修的词作中,属于比较艳丽但不俗气的一类。这首词真实地展现了年轻的欧阳修在洛阳生活中的一个侧面。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词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评价,描绘了歌女的才情与美貌,以及舞女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同时,赏析也对词的题材进行了评价,认为它在艳丽的同时又不失真实性。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泷冈阡表

宋代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戏答元珍

宋代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宋代 欧阳修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