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原文赏析

  • shǐ
    zuò
    zhèn
    jūn
    cān
    jūn
    jīng
    ā
    zuò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ruò
    líng
    shì
    wài
    weǐ
    huái
    怀
    zài
    qín
    shū
  • beì
    xīn
    kōng
    cháng
    yàn
  • shí
    lái
    gǒu
    míng
    huì
    wǎn
    peì
    tōng
  • tóu
    mìng
    chén
    zhuāng
    zàn
    yuán
    tián
    shū
  • miǎo
    miǎo
    zhōu
    shì
    mián
    mián
    guī
  • xíng
    yáo
    dēng
    jiàng
    qiān
  • juàn
    chuān
    xīn
    niàn
    shān
  • wàng
    yún
    cán
    gāo
    niǎo
    lín
    shuǐ
    kuì
    yóu
  • zhēn
    xiǎng
    chū
    zài
    jīn
    shuí
    weì
    xíng
  • liáo
    qiě
    píng
    huà
    qiān
    zhōng
    fǎn
    bān
    shēng

原文: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相关标签:感叹命运述志

译文及注释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年少:指年轻的时候。
寄情:将情感寄托。
人事外:指不关心世事。
倾心:全心投入。
琴与书:指对音乐和书籍的热爱。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身穿粗衣:穿着粗布衣服。
情自乐:自得其乐。
经常贫困:经常处于贫困之中。
心安处:心灵所安之处。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机会来临:机会到来。
且迎合:姑且顺应。
暂时栖身:暂时停留。
登仕途:进入仕途。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弃杖:丢下手杖。
命人备行装:让人准备行装。
暂别田园:暂时离开田园。
相离去:分别离去。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孤舟遥遥:孤独的船渐渐远去。
渐远逝:渐渐远去。
归思:思念归乡之情。
不绝绕心曲:不断萦绕在心头的曲调。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此番行程:这次的旅程。
岂不远:难道不远吗?
艰难跋涉:艰难地行走。
千里余:一千多里。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异乡风景:陌生的风景。
已看倦:已经看腻了。
一心思念:心中一直思念。
园田居:田园般的居住地。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看云羞:看着云朵感到羞愧。
高飞鸟:指自由自在的鸟。
临河愧:临近水边感到愧疚。
水中鱼:指游动在水中的鱼。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真朴之念:真诚朴素的思念。
在胸中:在心中。
岂被人事所约束:怎么会被世事所束缚?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且顺自然:姑且顺从自然。
任变化:接受变化。
返回隐居庐:最终回到隐居的住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创作的,当时的作者陶渊明已经四十岁。在这一年,刘裕被任命为镇军将军,他的军府设在京口。而陶渊明当时因为生活所迫,被迫接受了镇军将军府的参军职位。在他前往京口上任的途中,经过了曲阿(今江苏丹阳),他在这段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的境遇和心情。他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位,这使得他的心情可能并不愉快。而他在途中写下这首诗,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无奈和苦闷,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文学风格。陶渊明是一个重视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文人,他对官场生活并不感兴趣,更喜欢追求自由和宁静。他的境遇和心情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展现了他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陶渊明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被迫接受镇军将军府参军职位的情况下,经过曲阿前往京口上任的途中,他在这段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渐浓。作者在舟中看到了游鱼,感到自己与之相似,都是在水中漂泊,无法自主。他愧疚于自己的选择,觉得自己像游鱼一样没有自由,只能被命运驱使。这段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矛盾心理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在仕途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志向,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不被权势所腐蚀。他希望自己能够在仕途中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这段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对仕途的警示。



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矛盾心理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作者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和对仕途的警示。这首诗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魅力和才华。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鉴赏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时运

魏晋 陶渊明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饮酒·其八

魏晋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