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下》原文赏析

  • yīng
    táo
    huā
    xià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liú
    yīng
    dié
    liǎng
    xiāng
    huā
    fāng
    zhèng
    jié
    shí
  • weì
    kaī
    jīn
    xiè
    jiā
    chén
    cháng
    duǎn
    shì
    cān
    chà

原文: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相关标签:感慨命运愁闷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注释: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
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
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樱桃花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代已经无法考证。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党派纷争不断,朝政变幻莫测。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前途的危险,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对于个人而言,李商隐自视甚高,但一生却饱受困顿和失意的折磨,因此常常感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因此,他经常用沉重的笔触来表达内心潜藏的哀愁和隐忧。《樱桃花下》这首诗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一。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 《樱桃花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李商隐的一首樱桃诗。文章首先提到了诗中的一句“他日未开今日谢”,并指出这句话引申出了“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感慨。接着,文章引用了袁枚的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以一种宽容的心态面对世事的态度,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然后,文章指出李商隐在多首樱桃诗中对樱桃的描写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是嘲讽、讥诮的对象,而这首诗中的樱桃却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最后,文章引用了张采田对纪昀的不同意见,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内容的解读和对不同观点的引用,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樱桃花下》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 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花下醉

唐代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咏史二首·其二

唐代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远去 一作:运去)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