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原文赏析

  • dìng
    西
    fān
    ·
    hàn
    shǐ
    使
    nián
    bié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hàn
    shǐ
    使
    nián
    bié
    pān
    ruò
    liǔ
    zhé
    hán
    meí
    shàng
    gāo
    tái
  • qiān
    guān
    chūn
    xuě
    yàn
    lái
    rén
    lái
    qiāng
    shēng
    chóu
    jué
    yuè
    pái
    huái

原文: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相关标签:写人思妇抒情边塞离愁定西番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叹愁思,与你离别之情,攀爬在稀疏的柳枝上、折断的梅枝上、还有西部的楼台上,难舍难分。
千里之外的边关覆盖在春雪里,远去的雁群已经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那长叹愁思,只有月亮的影子在西北戈壁滩上徘徊。

注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这里列举一体,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四平韵为主,三仄韵借叶。
汉使:本指汉朝出使西域的官员,这里泛指远戍西陲的将士。
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折寒梅:折梅花以赠远人。南朝宋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上高台:登台遥望,以寄乡思。
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
羌(qiāng)笛: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月徘徊:意谓月亮也被凄怨的笛声所感动而在空中徘徊。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个汉朝时期的女子,被迫离开家乡,跟随丈夫一同出塞。词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她到达边关后的一段时间内创作的。这位女子在边关度过了很长时间,但她对家乡的思念却日益加深,乡愁无法排解。这首词表达了她对家乡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该词通过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怨,展现了深情和思念之情。

在上片中,词作者采用了铺叙的手法,通过描写征人当年离别的情景,点明了人物、时间和情事。特别是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如攀弱柳、折梅、上高台等,组合成动人的离别画面,表达了依依难舍的深情。这些动作围绕着“汉使离别”这一中心展开,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又蕴含浓浓的离别情意,使人回味无穷。

在换头处,词作者描写了思妇遥想边塞风物的情景,如“千里玉关春雪”。这构成了一幅富有边塞特征的辽阔苍茫的画卷,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急切思念。然而,“雁来人不来”表达了失望和寂寥的愁告。结尾两句借助羌笛和明月的视听意象,刻画出凄清和悲凉的情感氛围,渗透着征人思妇格外浓烈的悲伤。这与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歌中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怨之意。那金闺万里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篇作品摆脱了温词绮美秫艳的一般风格,而是选择了歌咏边塞题材的典型意象。通过短促刚直的句式和质朴简洁的语言,更深刻自然地抒写了征人思妇的愁怨,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怨,展现了深情和思念之情。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悲伤和离别的痛苦,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唐代 温庭筠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唐代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唐代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