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金雀钗》原文赏析

  • gēng
    lòu
    ·
    jīn
    què
    chaī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jīn
    què
    chaī
    hóng
    fěn
    miàn
    huā
    zàn
    shí
    xiāng
    jiàn
    zhī
    gǎn
    jūn
    lián
    qíng
    wèn
    tiān
  • xiāng
    zuò
    suì
    chéng
    leì
    hái
    liǎng
    rén
    xīn
    shān
    zhěn
    jǐn
    qīn
    hán
    jiào
    lái
    gēng
    lòu
    cán

原文: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相关标签:相思怀人爱情更漏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时我头插金钗,面带微红的羞赧,在花丛中与你短暂相见。你知道我对你的情意,我知道你对我的爱意,上苍可以作证。
香已燃成灰烬,红烛只剩下蜡泪一滩,恰似你我二人心境。枕上的清泪涟涟,我感受着锦衾的清冷,难耐更漏声声的敲打。

注释:
金雀钗:华贵的首饰。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又作金爵钗。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里:雪本作“裏”,误。时:鄂本作“如”,误。
“知我意”二句:上句主语是君,下句主语是我。怜:爱。
香作穗:谓香烧成了灰烬,像穗一样坠落下来。此处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
山枕腻:谓枕头为泪水所污。腻:指泪污。 《更漏子·金雀钗》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这首词描写了梦醒之后的感觉和追忆,以及女子对男方的深情和对爱情的坚持。词的上片描述了女子与男方在花丛中相见的情景,暗示了这是一次私密的约会,只能短暂而不能长久。有一种说法认为,“金雀钗,红粉面”指的是梦中的人,而不是诗人自己。诗人用醒时的口吻说“花里暂时相见”,表达了对梦境的回忆和惆怅。虽然在梦中相见只是短暂的,但诗人仍然感到满足,因为这总比没有好。然而,也充满了惆怅,因为毕竟只是梦。诗的下片写了梦中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感激和对天的誓言,展现了女子在会见时的炽热和坚定的情感。整首词通过描写梦境和回忆,表达了女子对男方的深情和对爱情的始终不渝。 《更漏子·金雀钗》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女冠子·霞帔云发

唐代 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春晓曲 / 玉楼春 / 木兰花

唐代 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南歌子·转眄如波眼

唐代 温庭筠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