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谣·双脸》原文赏析

  • guī
    guó
    yáo
    ·
    shuāng
    liǎn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shuāng
    liǎn
    xiǎo
    fèng
    zhàn
    jīn
    yàn
    fēng
    liǎn
    ǒu
    qiū
    rǎn
  • jǐn
    zhàng
    xiù
    weí
    xié
    yǎn
    lòu
    zhū
    qīng
    xiǎo
    diàn
    fěn
    xīn
    huáng
    ruǐ
    huā
    dài
    meí
    shān
    liǎng
    diǎn

原文: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相关标签:写人女子抒情归国谣

译文及注释

译文:啊!多么漂亮的脸蛋啊!饰有彩凤的小篦子别在头上,闪着金光。她穿着旧日的舞衣,因风停息舞衣若无力般地下垂着,青白色与浅蓝色互相掩映。
锦绣的帷帐半掩着门窗,窗外的露珠使簟席更觉得清凉。她仍然戴着红心黄蕊色的花靥,眉间涂的黛色如两条远山。

注释:
⑴归国遥:词牌名,又作“归国谣”。
⑵“双脸”二句:写头面形象。双脸:两鬓。篦(bì):梳头的工具,比梳子齿密。小凤战蓖:精细的彩凤绘在蓖子之上。战蓖,即蓖子,疑是如蓖子形的首饰。《花间集》“战篦”连用二次,均见温词中,双音词。金飐(zhǎn)艳:金光闪闪,艳丽耀眼。《说文》:飐,风吹浪动也。
⑶“舞衣”二句:写穿着。敛:收敛,引申为停歇。藕丝:颜色之一,指青白色,这里借代为衣裙。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秋色:浅蓝色。
⑷绣帷:绣花帷幕。
⑸“露珠”句:窗外树上有了露珠,簟席便益觉清凉。温庭筠诗《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清:使簟席清凉,形容词使动用法。
⑹“粉心”二句:写面饰。花靥(yè):妇女面上的妆饰物。明杨慎《丹铅录》:“唐韦固妻少为盗所刃,伤靥,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又唐段成式《西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花间集》中,“翠靥”、“花靥”、“金靥”、“金靥子”、“星靥”均指此种妆饰。 《归国谣·双脸》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此,整个形象更加鲜明动人。



最后一句“腰肢”。这是写她的身材。腰肢纤细,是女子美的象征之一。而这里的“纤细”二字,又是写得极其生动的。她的腰肢如同柳枝一般柔软,纤细得几乎可以用手指捏住。这样的描写,使人不禁想起了柳絮飞舞的景象,也使人感受到了她的柔美和娇媚。同时,也可以看出她的身材娇小玲珑,更加突出了她的美丽。



整首词以描写美女的形象为主线,通过对脸、首饰、舞衣和腰肢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媚。词中的描写手法独特,选字精准,使人对美女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舞衣的描写,还透露出了她的内心情感,使整个形象更加丰满。整首词读来,既有美丽的画面感,又有情感的共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归国谣·双脸》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杨柳八首·其二

唐代 温庭筠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行人最断肠。

南湖

唐代 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伤温德彝 / 伤边将

唐代 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