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原文赏析

  • mán
    ·
    lái
    hào
    yuè
    cái
    dāng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lái
    hào
    yuè
    cái
    dāng
    chóng
    lián
    qiāo
    qiāo
    rén
    shēn
    chù
    shè
    yān
    cháng
    shí
    liú
    báo
    zhuāng
  • dāng
    nián
    hái
    wǎng
    shì
    kān
    huā
    lòu
    yuè
    míng
    cán
    jǐn
    qīn
    zhī
    xiǎo
    hán

原文: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相关标签:女子相思抒情愁绪菩萨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午夜,明亮的月亮高悬天空,厚重的帘子内静谧无声。深闺中飘渺的烟雾,缠绕着纷乱的思绪。她独自躺在床上,依然留着淡淡的妆容。

当年,她是多么珍惜花一样的容颜,如今却无法再回首过去的欢情。当花儿含着露水的泪水,残月西沉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那被锦被浸透的阵阵寒意。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当午:指月亮悬于正中天。
⑶帘:疆村本《尊前集》作“门”。
⑷麝烟:火燃麝香所散发的香烟。唐人成彦雄《夕》:“台榭沉沉禁漏初。麝烟红烛透虾须。”烟,雪本作“香”。
⑸卧时:雪本作“梦魂”。薄妆:淡妆。薄妆者与秾妆相对,谓秾妆既卸,犹稍留梳裹,脂粉匀面。古代妇女秾妆高髻,梳裹不易,睡时稍留薄妆,支枕以睡,使髻发不致散乱。
⑹“花露”句:谓拂晓前残月尚明,花露正浓。
⑺锦衾:锦制的被子。《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午夜时分的心情和内心感受。词人通过描写环境和氛围来渲染女子的生活状态,而不是直接让女子出场。词的上阕首句点明了时间和情境,表达了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难眠。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闺阁内的静谧和思绪的纷乱,以及女子无心卸妆的情态。下阕则将时间转移到了拂晓前,揭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感情。她整夜辗转反侧,回忆着过去的种种,其中包含了不少烦恼和辛酸苦辣。然而,她不敢再继续回忆下去,因为越想越痛苦。最后一句明写了晓寒,暗写了心寒,既渲染了她现在凄凉的境遇,也展示了她内心的写照。整篇赏析以绮丽的结尾结束,情景相生,承上启下,给人留下了余味。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早秋山居

唐代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归国遥·香玉

唐代 温庭筠

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馀更漏促。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唐代 温庭筠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