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怀古》原文赏析

  • gōng
    ān
    xiàn
    huái
    怀
  • [
    táng
    dài
    ]
  • kuàng
    méng
    yíng
    jiāng
    shēn
    liú
    beì
    chéng
  • hán
    tiān
    cuī
    duǎn
    fēng
    làng
    yún
    píng
  • luò
    jūn
    chén
    feī
    téng
    zhàn
    míng
  • weí
    zhōu
    qián
    cháng
    xiào
    hán
    qíng

原文: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相关标签:怀古抒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个地方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水深流急,刘备又在这里建过坚固的城池。天寒而日短,风起时波浪与云平齐。刘备和孙权的君臣们都豪爽而坦荡,彼此契合,最终取得了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名扬天下。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发出一声长啸,表达对古代的思念之情。

注释:公安县:地名,属于湖北省。
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
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往事,感慨万分。
与云平:风浪高度与云平齐。
洒落:不受拘束。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如同兄弟,得到孔明的欢心,君臣之间没有拘束。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名远播的良将。
维舟:系舟。是说在江边系舟凭吊,景物引发情感,回忆古代,抚慰现在,只有含情长叹。 《公安县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的秋天。当时,杜甫由江陵迁居到了湖北省公安县。正值八月,吐蕃军队分兵侵袭了灵武、邠州和京师,并且宣布了戒严状态。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杜甫身处湖北省公安县的舟中,他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他坐在舟中,眺望着湖水上的明月,思绪万千。他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回忆起过去的辉煌和荣耀,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战乱和动荡让他心生忧虑。

这首诗以杜甫独特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动荡相结合,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时代的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通过了解杜甫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思想内涵。这首诗也成为了杜甫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公安县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是英雄豪杰,却只能在历史长河中黯然无闻。诗人通过写景和描绘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公安县怀古》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旅行 / 金陵道中

唐代 殷尧藩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秋月

宋代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