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山上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东西,饥渴之时,唯有饮些麟水。
叹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车为之悲伤。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颜,重见天光啊?
注释:北上行:乐府古题。《乐府解题》曰:“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缘:沿着。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
瞪道:有石阶的山道。
蹶:跌倒。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
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毒:凝成。
严风:严冬的寒风。
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
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剧:甚。
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掉尾:摇尾。
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王道平:谓天下太平。《尚书·洪范》:“王道平平。”
《北上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在唐肃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安禄山攻占了洛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安禄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叛乱者,他趁着朝廷内部的纷争和腐败,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叛乱。他的军队攻占了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成为了他的据点。
安禄山的入侵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他的军队肆意抢劫、掠夺,百姓们被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城市变得一片废墟,街道上弥漫着烧焦的气味和哭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希望。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诗人感受到了人民的痛苦和无助。他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摧毁,他们亲眼看到了人们的悲伤和绝望。他们深深地被触动,决定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这场灾难的思考和反思。
这首诗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诗人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了安禄山入侵后的洛阳景象,描述了人们的痛苦和无助。他们用悲愤的语言表达了对叛乱者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的觉醒和反抗精神,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叛乱者的侵略。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痛苦和绝望的时期,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勇气的时期。诗人们用自己的诗歌为人民发声,为国家呐喊,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良知和勇气,重建一个和平繁荣的社会。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束光明,给予了人们希望和力量,让他们坚定地走向未来。
《北上行》创作背景详情»
《北上篇》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诗,灵感来源于魏武帝曹操的《苦寒行》。这首诗以描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为主题,情感低沉、苍凉,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诗的开篇以巧妙的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北上何所苦?”为了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了因自然环境而导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太行山高路陡,车马难行。接着诗人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成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最后,“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表达了对战乱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的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诗中没有了李白常见的飘逸和豪迈,取而代之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些受苦的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总之,《北上篇》以其低沉、苍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表达了对战乱所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让人深思社会问题,引发共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北上行》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