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远山好似女子的眉,黛色深深,柳枝好似女子睡眼初睁,饶有媚态。时间推移,阁楼中昏昏暗暗,初春的浅浅寒意穿透幕帘。
酒杯嫌漏壶滴漏的太慢,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去烛芯。突然明月升上夜空,将那映照在帘幕上的花影连着帘幕一同卷起。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远山眉黛横:化用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远山眉黛长”句。
延:嫌弃。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远山眉黛横(héng):远山的眉毛和眼线横贯眼眉之间。这里引用了晏几道的《生查子·远山眉黛长》中的“远山眉黛长”一句,形容远山的轮廓线条优美。
延(yán):嫌弃、不满意。这里指酒杯嫌弃漏壶滴漏的速度太慢。
南吕宫(lǚ gōng):南吕音律的宫调。南吕音律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调式,宫调是其中的一种。
四十字:指这首词的上下两部分各有四十个字,且格式相同,每部分都有两个仄韵,上下两部分的韵脚相通。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译文及注释详情»
《生查子》是一首描写女子从傍晚到深夜的春愁的词。整首词以清婉淡雅的风格,将主人公的感情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读者需要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中的味道。
上片写傍晚的景色。开头两句同时描写了环境并引出了人物。词的形式宛如两首仄韵的五言绝句,篇幅短小,不能过多地叙述,因此需要用精神的笔触来表达。词中远山以眉言,杨柳以眼说,巧妙地勾勒出了未出场的女主人公的特点。远山是古代一种画眉的式样,形容女主人公的眉色如望远山,常常如芙蓉一般美丽。而“媚柳开青眼”则形容柳叶初生,细长如人的睡眼初睁,非常媚态。这里词人以柳叶来形容美人的眼睛,用语新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远山眉和新柳眼已经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淡淡哀愁。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逐渐写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楼阁是女子的居所,帘幕是室内的帷幕,有时也指帐子。词中的“楼阁断霞明”与贺铸的《减字浣溪沙》中的“楼角红绡一缕霞”相似,色彩明丽。而“帘幕春寒浅”则表明此刻女子正无聊地独自一人,感觉到阵阵微寒飘入妆楼,传向罗幕。词人没有过多地描写,似乎可以窥见女主人公内心的世界。
下片的两句写夜间女主人公的活动。与上片写傍晚景色相比,更加细致。然而,仔细品味词意,这是在描写女子长夜难耐的心情。词中的“杯延玉漏迟”(有的版本是“杯嫌玉漏迟”)是说女主人公以酒来消愁,但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正如俗语所说的“欢娱嫌夜短,愁苦怨更长”。而“烛怕金刀剪”则是形容女主人公把烧焦了的烛芯剪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于不堪再剪。这描写了女子独自一人对抗孤独的情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女主人公的春愁与傍晚到深夜的环境相融合,展现出了女子内心的淡淡哀愁和对孤独的抗争。读者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味道。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赏析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余波及井臼,春玉饮酡乳。
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
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