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原文赏析

  • chūn
    xiāo
    qiǎn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shèng
    chén
    shì
    shēn
    xián
    niàn
    suì
    huá
  • wǎn
    qíng
    fēng
    guò
    zhú
    shēn
    yuè
    dāng
    huā
  • shí
    luàn
    zhī
    quán
    tái
    huāng
    rèn
    jìng
    xié
  • táo
    rán
    shì
    qín
    jiǔ
    wàng
    què
    zài
    shān
    jiā

原文: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相关标签:抒怀心情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身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世俗交际之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满了苔藓。
我无比畅快地寄情于琴韵酒兴,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人家。

注释:胜:风景优美。遗:忘也。尘事:世俗交际之事。
岁华:年华,亦指美好景物。
当:对,映照。
任:任凭。
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恃:倚赖。 《春宵自遣》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在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诗人闲居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他的内心充满了思考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遣怀。

当时的唐朝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会昌四年是唐武宗李炎登基的第二年,而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这种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定的氛围,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诗人选择了永乐县作为他的居住地,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山西芮城。永乐县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和安宁的天地,远离了纷扰的尘世,可以尽情地沉思和写作。

在这个背景下,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他深感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对于这种局势感到无奈和痛心。他希望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以此来宣泄内心的郁闷和不满。

这首诗以遣怀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他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反思。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思考。诗人选择了永乐县这个宁静的地方,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境。 《春宵自遣》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诗的解读。首联中的“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使用了“遗”字与诗题“自遣”相呼应,暗示诗人面对岁月的流逝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颔联和颈联主要描写了春日的宁静之美。在神秘的夜幕下,大自然万籁俱寂,但并不死寂,有泉声、风声以及月光的流动,展现出无限的生机。诗中使用了“任”字,表达了听任自然的美妙,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萧散。

尾联“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描述了诗人在幽居中依靠琴酒来暂时忘却纷扰的世事。通过“忘却在山家”,诗人表达了自己摆脱世俗纷扰的心境,感受到内心的从容、恬静、舒适和安详。

整首诗的层次分明,围绕诗题展开。虽然诗中处处展现了隐者的风貌,但诗题中的“自遣”二字却暴露出诗人并非甘心情愿地置身红尘之外,景物的幽静更凸显了心境的苍凉。竹影风声、月夜花香、幽泉潺潺、径斜苔荒,展现了幽境与琴酒之间的悠然自得之趣。然而,因为“地胜”而暂时忘却“尘事”,因为“琴酒”而在“陶然”的山家,这种“自遣”只是一种举杯浇愁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超脱尘世。 《春宵自遣》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竹轩诗兴

宋代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清江曲

宋代 苏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豁然阁

宋代 程俱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