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干宝的照片
干宝

干宝,生卒年不详,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字令升。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著述颇丰。他的祖父干统是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亲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后迁居海盐。
干宝自小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都有涉猎。在晋元帝时,他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并奉命领修国史。后来,他得到王导的提拔,成为司徒右长史,后来又迁为散骑常侍。
除了精通史学外,干宝还对易学有深入研究,为他后来撰写《搜神记》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记》、《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
关于干宝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但他的学术成就和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晋时期的学术泰斗。 干宝的诗词>>

魏晋诗人邯郸淳的照片
邯郸淳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他是三国魏时期的一位书法家,官至给事中。
邯郸淳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这两部作品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
关于邯郸淳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目前的资料并不完全清楚。根据记载,他生活在东汉时期,大约在132年出生,去世于221年。他的出生地是颍川阳翟,现在的禹州市。作为一位官员和文人,邯郸淳在书法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邯郸淳的诗词>>

魏晋诗人吴隐之的照片
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于东晋后期。他曾担任过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务,并最终升至度支尚书的官位。吴隐之以廉洁公正而闻名,被誉为著名的廉吏。
吴隐之在政治上表现出色,他在担任广州刺史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整顿政风,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他注重节约开支,削减冗员,使得广州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还重视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吴隐之在担任度支尚书期间,继续坚持廉洁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政策,打击贪污行为。他注重财政收支的平衡,合理调配财政资源,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稳定和改善。
然而,吴隐之的政治生涯并不长久。据史书记载,他在414年去世,享年不详。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他作为一位廉洁公正的官员,为东晋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所称赞和纪念。 吴隐之的诗词>>

魏晋诗人向秀的照片
向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曾担任黄门侍郎和散骑常侍的官职。
向秀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嵇康、吕安等人交好,并选择隐居不仕。然而,在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和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前往洛阳,受到司马昭的接见,并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和黄门散骑常侍。他与任恺等人也相处融洽。
向秀对老庄之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注解《庄子》,被称为“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然而,他在注解未完成之前就去世了。郭象接手了他的《庄子》遗稿,并完成了《庄子注》三十三篇的成书。
除了注解《庄子》,向秀还著有《思旧赋》和《难嵇叔夜养生论》等作品。 向秀的诗词>>

魏晋诗人张肃的照片
张肃

张肃,字君矫,生于蜀郡,具体出生年份不详。他是张松的兄长,出身于益州世家大族。张肃长相伟岸,气度威严,因此被任命为益州别驾从事,成为刘璋的部下。
在一次使命中,张肃奉命出使曹操,目的是为了结交曹操。他的表现出色,被曹操辟为丞相府椽,后来又被拜为广汉太守。
然而,后来张肃发现了弟弟张松密谋卖主,联络刘备的行动。他担心自己会被牵连进去,于是决定告发张松的阴谋。由于张肃的告发,张松最终被杀害。
刘备入蜀后,张肃曾效命于他的帐下,但后来被刘备弃用,具体原因不详。
关于张肃的死亡情况,没有相关记录。因此,无法提供他的死亡年份和具体细节。 张肃的诗词>>

魏晋诗人甄后的照片
甄后

甄后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她出生于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是上蔡令甄逸之的女儿。根据传说,她的名字可能是甄宓,但实际上没有确切的记载。
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下邺城后,因为甄氏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为妻子,并且备受宠爱。他们育有一子曹叡和一女曹氏(即东乡公主)。
然而,在黄初二年(221年)六月,曹丕即位后,他派使者赐死了甄氏,并将她葬于邺城。曹叡继位后,追谥甄氏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将甄氏的尸体迁葬至朝阳陵。
总结:甄后文昭甄皇后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她出生于中山无极,是上蔡令甄逸之的女儿。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而被曹丕纳为妻子,并生下一子一女。然而,在曹丕即位后不久,甄氏被赐死并葬于邺城,后来被迁葬至朝阳陵。 甄后的诗词>>

魏晋诗人王献之的照片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被誉为“书圣”。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子。
王献之自幼随父亲练习书法,擅长行书和草书,被称为“二王”之一。他的楷书和隶书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被张怀瓘评为第一等。他还擅长绘画,被张彦远评为“中品下”。
王献之先后娶郗道茂和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然而,他的生命却过早地结束了。在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三岁。隆安元年(397年),他被追赠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并被谥号为“宪”。
王献之的艺术才华和成就使他被尊称为“小圣”,并与张芝、钟繇、王羲之一起被称为“书中四贤”。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献之的诗词>>

魏晋诗人皇甫谧的照片
皇甫谧

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三国西晋时期的学者、医学家和史学家。他出生于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后迁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
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他一生致力于著述,以著作为业。尽管他后来患上了风痹疾,但他仍然不停地阅读和写作。晋武帝多次征召他,但他因病未能前往,于是写表请求借书。晋武帝赐予他一车书籍。
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针灸学的著作,因此在针灸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被誉为“针灸鼻祖”。此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籍。
皇甫谧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盛名。他的学生中包括挚虞、张轨等知名人士。他的贡献不仅在于针灸学的发展,也对历史和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皇甫谧的诗词>>

魏晋诗人潘尼的照片
潘尼

潘尼(约250—约311)是西晋时期荥阳中牟人,字正叔。他年少时就显示出清才,以文章见知。最初他应州辟,后来在武帝太康年间中举秀才,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惠帝元康年间,他被派往宛令任职,并展示了出色的惠政。然而,赵王司马伦篡位后,齐王司马囧起兵,潘尼被迫逃回故乡。囧将他任命为参军,一起策划时务,并兼掌书记。战乱平定后,潘尼被封为安昌公,并多次晋升至太常卿的职位。然而,当洛阳将要沦陷时,潘尼带着家人准备返回故乡,但在途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余岁。他与潘岳一起被誉为“两潘”,在文学上享有盛名。目前有《潘太常集》的辑本流传。 潘尼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照片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之孙,出生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他的小名是“客”,人们常称他为谢客。他后来被封为康乐公,因此也被称为谢康公或谢康乐。
谢灵运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发生在刘宋时代。他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山居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在史册中的大旅行家。
除了山水诗,谢灵运还精通史学,擅长书法,并且翻译佛经。他曾奉诏撰写《晋书》,展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才华。《隋书·经籍志》和《晋书》中都收录了他的作品集《谢灵运集》,共计14种。
关于谢灵运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没有提及。他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而关于他的死亡,文中没有提及。 谢灵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