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韬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他的字号是中明,也有一作仲明。他出生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市)或者可能是郃阳(今陕西合阳)。他出生在一个尚武世家,他的父亲是左军军将。
秦韬玉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词藻的天赋,擅长歌吟。然而,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成功,未能获得进士的资格。后来,他谄媚附和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成为他的幕僚,担任官丞郎和盐铁判官。
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随着唐僖宗一同逃往蜀地。在中和二年(882年),他被特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并被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提拔他为工部侍郎和神策军判官。当时的人们戏称他为“巧宦”。
然而,秦韬玉的后续事迹不为人所知,他的去世时间和地点都没有记录下来。
秦韬玉的诗词>>
孙逖(696~761)是唐朝的一位大臣和史学家,出生在今天的东昌府区沙镇。他从小就显示出文才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过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和少詹事等职位。
孙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和《晦日湖塘》等至今仍被传颂。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词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除了他的文学成就,孙逖还是一位重要的史学家。他的著作《旧唐书》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记载,对于研究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这部著作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逖在761年去世,结束了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辉煌生涯。他的贡献和才华使他成为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作品和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研究。
孙逖的诗词>>
本寂(840年-901年),俗姓黄,名元证,又名崇精,福建蒲田县人,是晚唐时期的著名佛教名僧,也是佛教“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文辞遒丽、富有法才而闻名。
本寂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圆寂,享年62岁。他被葬于寺西百步的凤形坊,塔名为“福园”。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被加封为“宝藏元证大师”。
本寂的著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住寒山子诗》等。此外,后人还辑录了《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和《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这两种存世的著作。
总结:本寂(840年-901年),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蒲田县人,晚唐名僧,为佛教“曹洞宗”始创人之一。他于唐天复元年圆寂,享年62岁,葬于寺西百步的凤形坊,塔名为“福园”。清雍正十二年被加封为“宝藏元证大师”。他的著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住寒山子诗》,后人还辑录了《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两种存世。
本寂的诗词>>
崔曙(?—739年),一作署,是唐朝的状元和诗人。他出生在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自幼失去双亲,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了进士第一名的成绩。在殿试中,他还作了一首名为《奉试明堂火珠》的诗。唐玄宗看到这首诗后非常赞赏,将他选为状元,并任命他为河内县县尉。
然而,可惜的是,崔曙在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后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名叫“星星”。人们普遍认为“曙后一星孤”是对他的预言。
崔曙是唐朝的状元,他的才华和成就备受赞赏。然而,他的生命却非常短暂,他的早逝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惋惜。他的女儿“星星”成为了他唯一的血脉传承,也成为了他生命的延续。
崔曙的诗词>>
窦弘余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也有一说是京兆金城人。他是窦常的儿子。
根据《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等资料记载,窦弘余在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担任黄州刺史的职务。关于他的事迹和成就,具体内容需要参考这些文献。
此外,窦弘余还有一首存世词作,据《剧谈录》津逮本录入,并校以四库本、校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等资料进行校对。
综上所述,关于窦弘余的生卒年份不详,他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也有一说是京兆金城人。他是窦常的儿子,曾在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担任黄州刺史。此外,他还有一首存世词作,相关资料可参考《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等文献。
窦弘余的诗词>>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出生于810年冬月十二日,是汉族。他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期间为13年,从847年到859年。在武宗去世后,宦官马元贽等人立他为皇帝。
宣宗在位期间,为了保持唐朝的基业,不懈努力。他采取了明察沉断的性格,法律公正,善于听取谏言,注重官员的选拔和奖赏,同时也非常节俭和爱惜民物。他的治理被认为是大中之政,但最终无法扭转唐朝走向衰败的趋势。
宣宗的统治被人们称为小太宗,他的治理得到了人们的思念和赞美。然而,唐朝最终在他的统治下灭亡。宣宗去世于859年,享年50岁。
总结: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了保持唐朝的基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的治理被称为大中之政,但最终无法扭转唐朝走向衰败的趋势。宣宗性格明察沉断,法律公正,善于听取谏言,注重官员的选拔和奖赏,同时也非常节俭和爱惜民物。他去世于859年,享年50岁。
李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