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之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李茂之是一位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的曲家,约在公元一三零二年前后在世。他是元成宗大德中前后的时期活动的。他擅长创作散曲,其中在《阳春白雪》中有他的作品。
《录鬼簿》是元代的一部鬼谱,但未载有李茂之的名字。然而,明代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一。此外,元代的刘仁本在《洞庭集》卷六的《李荣贵传》中提到,李荣贵的字是茂之,他是元末时期居住在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的人,同时也是中书省宣使李荣祖的弟弟。
根据记载,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二年),红巾军攻破了江陵,李荣贵被杀。然而,是否就是曲家李茂之,目前还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李茂之的诗词>>

马麐

马麐,字公振,一字固瑞,生卒年不详,是江苏太仓人。自幼就对读书有着极高的热情,喜欢文学和雅致的事物。在元末时期,他为了躲避兵乱,来到了松江,并在那里建造了园池亭榭,与许多佳客交往,共饮觞咏诗。他与顾瑛结为姻亲,而杨维桢也非常推崇他,称他为忘年友。马麐擅长画竹,同时也能写诗。他所著有《醉鱼》和《草堂》两部集子。《元诗选·三集》收录了他的十二首诗,并题为《公振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在《草堂雅集》卷一二的小传、秦约的《题马公振画丛竹图》(《草堂雅集》卷一三)、《过马公振南江草堂》(《龟巢稿》卷四)、《(弘治)太仓州志》卷七、《元涛选·三集》的小传等文献中找到。 马麐的诗词>>

彭炳

彭炳建宁崇安人,字元亮,生卒年份不详。他对经学非常关注,同时在诗歌创作上受到陶渊明和柳宗元的影响。他喜欢与国内的豪杰交往,并因驸马乌谷逊的事情而受到师礼。在顺帝至正年间,他被征为端木说书,但他拒绝了这个职位。他的作品集名为《元亮集》。 彭炳的诗词>>

贡师泰

贡师泰(1298—1362)是元朝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又称贡奎子。他是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开始担任从仕郎、太和州判官。后来,他历任绍兴路总管府推官,以其详谳疑狱、剖决之能力而被誉为治行为诸郡最佳的官员。惠宗至正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当时江淮地区爆发兵乱,京师缺粮,贡师泰亲自前往浙西籴粮,为京师提供了一百万石的粮食。之后,他被调任兵部侍郎,又被任命为平江路总管。然而,在十五年时,张士诚攻破了平江,贡师泰不得不逃到海滨躲避。士诚投降元朝后,贡师泰被任命为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他被召回担任秘书卿,不久后去世。贡师泰还擅长诗文创作,留下了《玩斋集》。 贡师泰的诗词>>

瞿佑

瞿佑(一作祐)(1341-1427),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人。他在洪武初期被荐为宜阳训导,后来被迁至周府担任长史。在永乐年间,他因为诗作而遭受祸害,被贬谪到保安。然而,在洪熙元年,他终于被释放回归。瞿佑著有多部作品,其中包括《香台集》、《乐府遗音》和《剪灯新话》等。 瞿佑的诗词>>

善住

善住元僧,字无住,号云屋,是一位元代的诗僧。他曾经居住在吴郡报恩寺。善住元僧经常往来于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等人相互倡和。他擅长诗歌创作,被誉为元代诗僧中的佼佼者。他的诗集《谷响集》广受赞誉。
除了以上信息,还可以补充善住元僧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他的一些成就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善住的诗词>>

何景福

何景福,元建德淳安人,字介夫,号铁牛子。他以学博行修为生,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接受官职,而是自娱自乐地沉浸在诗酒之中。他的诗集名为《铁牛翁诗集》。
关于何景福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没有提供。 何景福的诗词>>

欧阳龙生

欧阳龙生(1252—1308)是浏阳人,字成叔,是欧阳逢泰的儿子。他从醴陵田氏那里学习《春秋三传》,试图研究国学,专注于春秋时期的研究。在世祖至元中期,他陪伴父亲返回浏阳,但被左丞崔斌召去,由于亲情和年老的原因,他辞去了这个职位。后来,他被荐为文靖书院的山长,之后又被调到道州担任路教授,直到去世。 欧阳龙生的诗词>>

袁易

袁易(1262—1306)是平江长洲人,字通甫。他并不追求官职,而是选择了辟署石洞书院山长的职位,但最终没有就职。他居住在吴淞,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名为静春的堂宇。他聚集了一万卷书籍,并亲自校对和修订。他还有一部名为《静春堂诗集》的作品。
关于袁易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并未提及。 袁易的诗词>>

宋德方

宋德方(1183—1247)是蒙古莱州(今山东掖县)人,字广道,号披云子。他曾经跟随丘处机西游。后来他隐居在太原的昊天观,他在那里凿石洞七龛,并且在洞中刻有自己的石像,并自己创作了赞诗。元初,他被赠予了元通披云真人的称号。
关于宋德方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中并没有提及。 宋德方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