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卿

侯正卿,名克中,号艮斋先生,是真写(今河北正定县)人。他大约生于元太宗三年至九年之间,享年九十余岁。他在幼年丧失了视力,但能够倾听他人诵读的书籍,并能够完全记住所听到的内容。稍长大后,他开始学习词章,并自认为不需要学习也能够有所造诣,但后来他对此感到懊悔。他创作了一种杂剧,但现在已经失传,只剩下两个散曲的曲调,以及一个残缺的曲谱。 侯正卿的诗词>>

张碧山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以下信息:
张碧山是明代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录鬼簿续编》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关于他的生平和籍贯等详细信息目前并不清楚。
根据明代作家张禄的《词林摘艳》,张碧山被认为是元代的人物。这意味着他可能在元代活动和创作,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仍然不确定。
尽管张碧山的生平和籍贯不详,但他的作品《录鬼簿续编》为后世所知。这本书可能是一部关于鬼怪故事或灵异事件的记录和编纂。然而,关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力,我们目前了解有限。
关于张碧山的死亡信息,根据提供的内容没有提及,因此我们无法提供相关的补充信息。
总结起来,张碧山是明代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录鬼簿续编》。然而,关于他的生平、籍贯和死亡等详细信息目前仍然不清楚。 张碧山的诗词>>

阚志学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了解到阚志学是一位元代散曲作家,但关于他的生卒年以及生平的详细情况并不清楚。此外,还有一个名为盍志学学士的人,但不确定是否与阚志学是同一人。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要点:
1. 阚志学是元代的一位散曲作家,他的具体生卒年以及生平的细节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
2. 盍志学学士是另一个名字,与阚志学是否同一人尚不确定。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资料来确认他们的关系。
3.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时间跨度为1271年至1368年。阚志学可能在这个时期活动和创作。
总之,关于阚志学的生卒年和生平细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盍志学学士是否与阚志学是同一人。 阚志学的诗词>>

萧德祥

萧德祥,元代人,约公元一三三一年前后出生,约元文宗至顺中前后在世。他是杭州人,以医生为业,号称复斋。除了医术,德祥还擅长作曲,他将古文改编成南曲,这种曲调在街市上非常流行。此外,他还创作了南曲戏文,其中包括《四春园》、《小孙屠》、《杀狗劝夫》、《四大王歌舞丽春园》等杂剧。然而,现在只有其中一种剧本流传下来。 萧德祥的诗词>>

武汉臣

武汉臣是元代的一位戏曲作家,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以及他的字号目前不详。他是济南(今属山东)人。
据记载,武汉臣创作了12种杂剧,但现存的作品只有《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和《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这三种。后两种剧在《元曲选》中标注为“武汉臣撰”。然而,《录鬼簿》中并未记录武汉臣的名字,而是将这两部剧标注为“无名氏撰”。此外,他的另一部作品《虎牢关三战吕布》只有残曲流传下来,其他作品已经失传。
综上所述,武汉臣是元代的一位戏曲作家,他创作了12种杂剧,但现存的作品只有3种。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字号目前不详。 武汉臣的诗词>>

戴善甫

戴善甫(一作戴善夫)是元代的一位杂剧作家,出生和死亡的年份不详。他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在江浙行省担任务官,并与《柳毅传书》的剧作家尚仲贤是同里同僚。
戴善甫创作了5种杂剧,其中现存的作品有《陶学士醉写风光好》,该剧在《元曲选》等刊本中有收录。此外,还有《柳耆卿诗酒江楼》的部分曲文存世,以及明代沈采所著的《四节记》卷4中的《陶秀实邮亭记》,该剧情与《风光好》相同,但已经失传。 戴善甫的诗词>>

汪斌

汪斌是徽州婺源人,字以质。他生活在顺帝至正间的时期,曾经参加过汪同起的乡兵保乡里活动。此外,他还有一部名为《云坡樵唱集》的作品。
关于汪斌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没有提供。 汪斌的诗词>>

陆仁

陆仁元,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是河南人,寓居昆山。他沉静简默,喜欢研究经史文献。他擅长写诗作文,书法也很好。他的才华备受馆阁诸公的推崇,被尊称为陆河南。他还有一部作品集,名为《乾乾居士集》。
关于陆仁元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查证。 陆仁的诗词>>

陈栎

陈栎(1252—1334)是元朝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他在宋朝灭亡后选择隐居并著书。在仁宗延祐初年,他参加了乡试并中选,但没有参加礼部试,选择在家中教授学生。陈栎性格孝友,刚正不阿,注重礼法,在与人交往时不以权势和利益为重。他擅长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他居住的堂名为定宇,学生们称他为定宇先生,晚年则被尊称为东阜老人。陈栎著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等著作。 陈栎的诗词>>

刘诜

刘诜(1268—1350)是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他天资聪颖,幼年丧父。年仅十二岁时,他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文才。成年后,他以师道自居,注重教学方法。然而,尽管他多次被江南行御史台推荐,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刘诜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六经》,这部作品融合了各家学说的精华,集古今之液,因此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前来求学。他的文学才华备受赞誉,被誉为文敏。
刘诜去世后,被私下谥号为文敏。他的作品被整理出版,形成了《桂隐集》。 刘诜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