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稀疏的篱笆上,满是冬天的麻雀。它们争着飞到梅花树,欣赏白玉一样的梅花。突然看到一群喝酒的客人,来到梅花树下,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
使君痛饮又能诗,醉后的客人坐在雪地上,雪水融化也不知道。酒已经喝完,花也欣赏够了,春天悄悄来到人间。请看,繁盛的暖气已经附着梅花枝。
注释:杨元素:即杨绘,字元素。苏轼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杨元素是知州。
柯:树枝。
蕤(ruí):花茂盛的样子。
酒卮(zhī):酒杯。
离离:繁盛的样子。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苏轼在他担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也就是熙宁七年(1074年)初春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苏轼与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一起合作创作的作品。词中通过咏梅和赏梅的描写,记录了词人与杨元素在共事期间的美好生活和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创作背景详情»
醉,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里描绘了文酒之宴的热闹场景,人们痛饮畅谈,享受着美酒佳肴。而在这热闹的氛围中,高人雅士却选择了卧观牵牛织女星,展现了他们超然物外的风流高格。这种对比使得梅花的高洁之气更加凸显。
接下来的几句“痛饮又能醉,卧看牵牛织女星。一片寒云孤雁,万里风烟,几时归去?”表达了高人雅士对于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他们痛饮可以醉,卧观牵牛织女星,不受世俗的羁绊,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而梅花则成为他们追求自由的象征,一片寒云中的孤雁,飘荡在万里风烟之中,不知何时才能归去。
最后一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表达了高人雅士对于时间的迷惘和对于命运的无奈。他们不知道天上宫阙的存在,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他们只是在当下尽情享受自由和美好。这种对于时间和命运的无所谓态度,与梅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相呼应。
整首词以寒雀和高人雅士为线索,通过描绘他们与梅花的关系,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自由之美。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使读者在赏析梅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关系。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赏析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