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春情》原文赏析

  • niàn
    jiāo
    ·
    chūn
    qíng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xiāo
    tiáo
    tíng
    yuàn
    yòu
    xié
    fēng
    chóng
    mén
    chǒ
    liǔ
    jiāo
    huā
    hán
    shí
    jìn
    zhòng
    zhòng
    nǎo
    rén
    tiān
    xiǎn
    yùn
    shī
    chéng
    tóu
    jiǔ
    xǐng
    bié
    shì
    xián
    weì
    zhēng
    hóng
    鸿
    guò
    jìn
    wàn
    qiān
    xīn
    shì
    nán
  • lóu
    shàng
    chūn
    hán
    lián
    chuī
    miàn
    lán
    gān
    yōng
    beì
    lěng
    xiāng
    xiāo
    xīn
    mèng
    jiào
    chóu
    rén
    qīng
    lòu
    chén
    liú
    xīn
    tóng
    chū
    yǐn
    duō
    shào
    yóu
    chūn
    gāo
    yān
    liǎn
    gēng
    kàn
    jīn
    qíng
    weì

原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寒食节写景怀人念奴娇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萧条冷落的庭院中,斜风细雨,层层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低垂,栏杆我也懒得凭倚。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重门:多层的门。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扶头酒:易醉之酒。
征鸿:远飞的大雁
玉阑干:栏杆的美称。慵:懒。
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念奴娇·春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李清照在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的春天,她的丈夫赵明诚离开家乡去灵严寺游览,距离青州约一百七十里。李清照因为夫君的离去而感到深闺寂寞,无法忍受这种孤独的感觉。她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但却无法将断肠的心事寄托出去。在这种思念之中,她创作了这首《念奴娇》。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她在春闺独处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念奴娇·春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此句写出了词人的闲愁无法排解的心情。接下来的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表达了词人思念远行的丈夫,却无法将心中的万千思念寄托出去的苦闷。下阕的开头三句,写出了词人懒倚栏杆的愁闷情志,以及她独宿春闺的各种感受。接着的“不许愁人不起”一句,表达了词人已经失去了支撑生活的乐趣。接下来的两句“清露滴花枝,春风吹柳丝”,转写了新春的可爱,引发了词人游春的心思。结尾的两句“天已放晴,却担心是否真晴”,表现了词人心有余悸的感觉,极具凄迷之情。

整首词以春闺独处怀人为主题,通过描写环境气候和景色的萧条,表达了词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词人在闲愁无法排解的情况下,通过饮酒赋诗来排遣愁绪,但诗成酒醒后,愁绪又重重袭上心头。词人独宿春闺,感受到了生活的乏味和无聊,已经失去了支撑生活的乐趣。词人对春天的描写充满了凄凉和迷茫,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通过对环境和内心的描写,展现了词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困惑。整篇词叙事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融情入景,表达了词人独特的闺怨情怀。 《念奴娇·春情》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清明

宋代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代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