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过去听说南亩田,未曾亲自耕种感到遗憾。我常常贫穷像颜回,春天耕种怎能坐视不管?
早晨整理好车马,我已急切地上路。新春时节鸟儿欢鸣,和风不断地传递亲善之意。
荒芜的小路上覆盖着寒草,很少有人到达的偏远之地。因此,古代有位隐居耕田的老人,悠然自得地耕种而不思迁移。
这种理念令通达者感到愧疚,保持名节岂能太浅薄?
先师孔子留下教诲:“君子忧虑的是道德,而不是贫穷”。我仰慕这样高尚的论述难以企及,于是转而思考立志长期耕耘。
农忙时节心情愉悦,笑颜鼓励农耕的人们。微风习习吹过平野,嫩苗茁壮日日更新。
一年的收成无法估量,劳作已经使我开心。在耕种之余有时间休息,没有行人来打扰。
太阳落山时,我与邻居一起回家,拿起酒来慰劳彼此。关上柴门自己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一年开始的春耕,展现了田野景象的清新宜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通过田园躬耕,诗人初步体验到了古代“植杖翁”的乐趣,并表示像颜回那样既贫穷而又不务农耕的行为则不可效法。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南亩:指农田。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既有人:指颜回。《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兴:始,作。
夙晨:早晨。夙:早。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缅:遥远的样子。
哢:鸟叫。伶风:小风,和风。
陆德明释文:“冷风,泠泠小风也。”余善:不尽的和美之感。善:美好。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居耕田的老人。
植:同“置”,放置。杖:木杖。悠然:闲适的样子。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通识:识见通达。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组诗作的创作背景是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的春天。在隆安五年(401年)的冬天,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他因此辞去了官职,回到故乡。在元兴元年(402年),桓玄进攻并占领了荆州,进一步攻陷了京师,自称太尉,掌握了朝政。国家的局势一片绝望,这使得陶渊明坚定了自己自力更生的决心,并开始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就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创作的作品。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幅田园风光的画卷,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的向往和追求。
在第一首诗中,陶渊明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和缅怀古圣先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提到自己早就听说过南亩的美景,但遗憾自己没有早日来到这里,享受躬耕田亩的日子。他不怕贫穷,反而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清晨的村落中走出来,感受到自然的情怀,鸟鸣和花草的香气让他感到宜人而温暖。他觉得这个偏远的地方让人惊喜,可以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和多余的人。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隐居选择,认为隐居是人生的通识。虽然他暂时不想隐居,但他对此感到愧疚,最终他会心安理得地归隐。
然而,作者在第二首诗中却意犹未尽,通过引用孔子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表达了对忧道之人的难得和农耕生活的欢娱。他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他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陇亩民的决心。陶渊明将这种农耕生活视为自己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的向往和追求。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缅怀古圣先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喜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忧道之人的敬佩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些诗歌展示了陶渊明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简朴、自由生活的追求。这些思想和情感使他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鉴赏详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