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出塞》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chū
    sài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jīn
    shān
    dìng
    huà
    jiǎo
    shēng
    zhōng
    pín
    lái
    mǎn
    huāng
    liáng
    shuí
    西
    fēng
    chuī
    lǎo
    dān
    fēng
    shù
  • cóng
    qián
    yōu
    yuàn
    yìng
    shǔ
    tiě
    jīn
    qīng
    zhǒ
    huáng
    hūn
    wǎng
    qíng
    shēn
    shēn
    shēn
    shān
    zhào
    shēn
    qiū

原文: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豪放边塞抒情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的兴衰都没有确定的规律。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奔驰来来去去,黄沙遮天,荒凉之景又能与谁诉说?只有凄凉的秋风吹拂着枯老而鲜红的枫树。

从前那些忧愁苦难的往事无穷无尽,这片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地方。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就像夕阳的余辉照射下,深山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
无定据:没有确定的依据。引自宋代毛开的《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代的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所以称为画角。发声哀厉高亢,形状像竹筒,大小不一,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古时军中常用来警示昏晓,振奋士气,整顿军容。帝王出巡时,也用来报警戒。
牧马:指古代用于作战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能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之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争和军事。
青冢:长满荒草的坟墓。这里指王昭君的墓,相传墓上的草色常青,因此得名。引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引用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句子:“庭院深深深几许”。几许表示多少。 《蝶恋花·出塞》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的八月。当时,纳兰性德受命与副统郎谈等一同出塞,前往梭龙。这时的纳兰性德年仅二十八岁。

出塞是指离开边境地区,前往内地或其他地方。在古代中国,出塞往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经过艰苦的旅程和面对各种挑战。这次出塞的目的地是梭龙,梭龙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边境城市或者是一个重要的行宫。

纳兰性德作为一位年轻的词人,他的创作才华备受赞誉。这次出塞的旅程给了他一个机会,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体验到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这些经历和感受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可能表达了他对离开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和不安。他可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困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词人的情感和创作动机的视角。它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意义。 《蝶恋花·出塞》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也象征着人事的消逝。青冢黄昏路,青冢指的是墓地,黄昏路则是指人生的尽头。这句词语的运用,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的无常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兴亡盛衰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感。



词的下片则转向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作者以自己的身世为例,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短暂的感慨。他说:“我生来就是一个皇族,却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也是对命运的无奈。作者深知自己的身份注定了他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他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冲刷,被遗忘。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自怜和悲伤,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句“我只能在眼前看到塞外营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时局的敏感。他身世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他看到了战士们在军营中操练的场景,这是一种壮观的景象,但也暗含着一份悲伤。战场上的英勇和威武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长久繁荣,历史的轮回让人不禁感叹。作者通过描写塞外的景象和自己的身世,表达了对兴亡盛衰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时局的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广阔的景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兴亡盛衰和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塞外景象的描写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关注。这首词既有壮丽的景象描写,又有深刻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蝶恋花·出塞》鉴赏详情»

赏析

及对历史的无奈和悲伤。这两句词语简练,却表达了深深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触动。

整首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词中的景物描写凄凉而又动感,通过对塞外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而词人对历史的感慨和自己出塞的感触,则更加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蝶恋花·出塞》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代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代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代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