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
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
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对公输盘的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如下:
公输盘(Gōngshū Pán):公输(姓氏)盘(名字),古代楚国的工匠,负责制造云梯等攻城器械。
欺侮(qīwū):欺负、侮辱。
奉送(fèngsòng):恭敬地送给。
坚守(jiānshǒu):坚持、守护。
道义(dàoyì):道德和义理。
解说(jiěshuō):解释、说明。
富余(fùyú):多余、过剩。
牺牲(xīshēng):为了某种目的而放弃或损害。
明智(míngzhì):聪明、明智。
仁义(rén yì):仁爱和正义。
劝阻(quàn zǔ):劝告、阻止。
忠君(zhōng jūn):忠于君主。
坚持(jiānchí):坚定地持守。
明白事理(míngbái shìlǐ):明白道理、明理。
被说服(bèi shuōfú):被说动、被劝服。
停止(tíngzhǐ):中断、终止。
引见(yǐnjiàn):介绍、引荐。
装饰华美(zhuāngshì huáměi):装饰得很漂亮。
粗布(cūbù):质地粗糙的布料。
华美的衣服(huáměi de yīfú):漂亮的衣服。
粗劣饭食(cūliè fànshí):质量差的饭食。
患有(huàn yǒu):患上、得了。
偷盗的毛病(tōudào de máobìng):偷窃的习惯或毛病。
《公输》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前440年前后,主要围绕着墨子的行动展开。当时,楚国准备对宋国发动攻击,为此他们请来了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而墨子正在他的家乡讲学,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着急。
墨子是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他致力于推崇和平、反对战争。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因此他决定采取行动来帮助宋国守城。他立即安排他的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的弟子,前往宋国协助他们守城。这些弟子都是墨子的学生,他们接受了墨子的教导,具备了出色的技能和战斗能力。
与此同时,墨子也亲自出马,前往楚国劝阻楚王。他深知战争的可怕后果,他希望通过劝说楚王停止对宋国的攻击,以避免无谓的伤亡和破坏。墨子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言论和行动常常能够影响到君主和政治领导人的决策。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可以改变楚国的决策,从而避免战争的爆发。
这个创作背景展示了墨子的勇气和决心,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也是一个实践者。他不仅仅是在讲堂上传授道理,他也亲自行动起来,为了和平而奋斗。他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宋国,也是为了推动和平的理念和价值观。墨子的努力和影响力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公输》创作背景详情»
主题思想: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在与公输盘的对话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也揭示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这篇文章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 《公输》主题思想详情»
该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逻辑性强: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首先写墨子以理说服公输盘,然后指责楚王攻宋之不智,最后写挫败公输盘的进攻并揭穿其阴谋。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使得整篇文章逻辑性强,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2. 生动活泼:文章运用了类推的说理方法,以及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活泼。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形象化,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3. 具有说服力:文章通过墨子的言论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墨子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更容易被作者的观点所说服。
4. 朴实无华但有力量:文章末段写墨子与公输盘的较量,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但却极具力量。这种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墨子的力量和决心。
综上所述,该文的写作特点包括逻辑性强、生动活泼、具有说服力以及朴实无华但有力量。这些特点使得文章结构紧密完整,语言生动有力,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公输》写作特点详情»
”来展示自己的实力。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公输盘和楚王,他不仅有道义上的正义,还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他们。这种将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的做法,使得墨子能够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除了墨子的机智和勇气外,文章还揭示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进行欺骗和转移责任。公输盘一开始装作悦纳墨子的到来,但实际上他只是想借机转嫁责任。楚王则以富人盗窃穷人的比喻来为自己辩解,试图逃避责任。然而,墨子通过巧妙的辩论和论证,将他们的阴谋和伪善暴露无遗。他用事实和道义来击败他们,让他们无言以对。这种揭示敌人阴险狡诈的手法,使得墨子在斗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展示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它也揭示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强调了将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精彩的辩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对墨子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敬佩和赞赏之情。
《公输》鉴赏详情»
文言现象之一: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词类的活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给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到一些词类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和意义。例如,“言”在这里既可以作为名词,表示“话语”,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说”或“告诉”。同样地,“义”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善良坚持道义”,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坚持”或“遵守”。这种词类活用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文言现象之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在古代和现代的语境中,同一个词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给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到一些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和现代的意义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再”在古代的意义是“两次”,而在现代的意义是“又一次”。同样地,“地方”在古代的意义是“土地方圆”,而在现代的意义是“领土”或“土壤”。这种古今异义的现象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时代背景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文言现象之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在给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到一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为”可以表示“替代”、“作为”、“制造”等不同的意义。同样地,“见”可以表示“会见”、“召见”、“引见”等不同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根据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总结起来,文言现象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等多种现象。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时代背景来理解词语的意义,以准确理解文本的含义。
《公输》文言现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