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四》原文赏析

  • lún
    shī
    sān
    shí
    shǒu
    ·
  • [
    jīn
    cháo
    ]
    yuán
    hǎo
    wèn
  • tiān
    rán
    wàn
    xīn
    háo
    huá
    luò
    jìn
    jiàn
    zhēn
    chún
  • nán
    chuāng
    bái
    huáng
    shàng
    weì
    hài
    yuān
    míng
    shì
    jìn
    rén

原文: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相关标签:组诗议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注释:
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
豪华:指华丽的词藻。
真淳:真实淳朴。
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 《论诗三十首·其四》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诗歌时,赞扬了他的作品天然新颖、真实纯粹。元好问对于当时诗坛上过于雕琢、矫揉造作的诗风表示反感,认为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没有人工修饰,剥去了一切虚华和腻粉,展现出真实率直的情感和志向。陶渊明的诗歌具有真淳隽永、永恒魅力,被元好问视为诗歌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如《饮酒》和《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中饮酒的愉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而《归田园居》则展现了他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句真实而深刻,触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元好问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具有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他心仪的诗歌境界。

总之,元好问对陶渊明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天然新颖、真实纯粹,展现了自然质朴的情感和志向。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具有真淳隽永、永恒魅力,成为元好问心目中诗歌的最高境界。 《论诗三十首·其四》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 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鹊桥仙·待月

金朝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虬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

金朝 蔡圭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