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塞草晚才青》原文赏析

  • suàn
    ·
    sài
    cǎo
    wǎn
    cái
    qī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ài
    cǎo
    wǎn
    cái
    qīng
    luò
    xiāo
    jiā
    dòng
    fēn
    cuī
    xīng
    qián
    mèng
  • xiǎo
    绿
    yáng
    yān
    qiè
    yín
    dòng
    xíng
    jìn
    guān
    shān
    dào
    bái
    láng
    xiāng
    jiàn
    weí
    zhēn
    chóng

原文: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戚戚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相关标签:边塞抒情怀人卜算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傍晚时分,草原上的草才慢慢变绿,夕阳落下,箫笳声在大漠上传开。夜幕降临后,我的心情更加悲伤无助,只能催促引渡妻子的梦魂来到边塞。

彼此轻声细语地交谈,绿杨已被寒雾笼罩,河水已经结冰,不敢踏脚。我走遍了关山,才找到了在白狼河的丈夫,见面后才知道情谊是多么珍贵。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喜欢在诗中使用数字取名,因此被称为“卜算子”。北宋时期流行这首曲子。万树在《词律》中解释说,这个名字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这首词采用双调,共四十四个字,上下两段各有两个仄韵。也可以增加一些衬字,将五言句子变为六言句子,在第三个字处押韵。宋代教坊重新演唱时变成了慢曲,《乐章集》中收录在“歇指调”中。总共八十九个字,前半段有四个仄韵,后半段有五个仄韵。

箫茄:一种管乐器的名字。卢纶在《送张郎中还蜀歌》中写道:“须臾醉起箫茄发,空见红旌入白云。”

戚戚:形容悲伤的样子。杜甫在《严氏溪放歌行》中写道:“况我飘蓬无定所,终日慽慽忍羁旅。”

银河冻:这里指河水已经结冰。

白狼:即白狼河,现在是辽宁省的大凌河。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晚清时期,词人长期居住在塞外地区。由于长期离乡背井,词人经常怀念自己的家园和妻子。为了表达对妻子卢氏的思念之情,词人创作了这首词。这首词是词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词,词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出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家园的无尽眷恋。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对家庭的珍视之情,展现了词人对家园和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创作背景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清代 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清代 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浪淘沙·望海

清代 纳兰性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