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原文赏析

  • jiā
    ào
    ·
    huā
    wén
    qiāo
    liǎng
    jiǎng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huā
    wén
    qiāo
    liǎng
    jiǎng
    qūn
    xún
    bàn
    lái
    xún
    fǎng
    访
    jiǔ
    zhǎn
    xuàn
    jiāng
    dāng
    lián
    zhōu
    dàng
    shí
    shí
    zhǎn
    shēng
    hóng
    làng
  • huā
    jiǔ
    xiāng
    qīng
    niàng
    huā
    saī
    jiǔ
    miàn
    hóng
    xiāng
    xiàng
    zuì
    绿
    yīn
    mián
    xiǎng
    jīng
    wàng
    chuán
    tóu
    zài
    shā
    tān
    shàng

原文: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婉约女子荷花饮酒渔家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荷花底下,突然听到双桨击水的声音,不一会儿,一群女友来找我。摘下荷花当作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在酒中,杯里时时翻动着红色波浪。

清新的荷香和醇美的酒味混合在一起;粉红的荷花和粉红的脸蛋,一同映在酒缸中。在绿色的荷叶丛中,喝醉了正好躺一躺。醒来抬头望,船头搁浅在沙滩上。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北宋晏殊的词作,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为词名。这是一种双调的词曲,共六十二个字,上下两段各有四个七字句和一个三字句,每句都有韵脚,声律谐美。南北曲均有。

逡巡:宋元时期的俗语,意思是顷刻,一会儿。指时间极短。

旋:随时就地。

当:当做,代替。

“时时”句:指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红浪指的是人面莲花映在酒杯中显现出的红色波纹。

清厮酿:清香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厮酿表示相互融合。

花腮:指荷花。形容荷花像美人的面颊一样花容。酒面指饮酒后的面色。宋代梅尧臣的《牡丹》诗中有句:“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一饷:即一晌,片刻。《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中有句:“若道一时一饷,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蒋礼鸿的解释是:“一饷,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

阁:同“搁”,放置,此处指搁浅。也有一种说法是“搁”。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赋、文言文等多个文学体裁,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之作。

《渔家傲》是欧阳修创作的一首采莲词,它是他在《渔家傲》词调下的其中一首作品。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采莲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描绘采莲的场景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欧阳修的采莲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赞誉。

在《渔家傲》这个词调下,欧阳修创作了六首采莲词,每一首都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些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尽管《渔家傲》词调下的这六首采莲词在创作时间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词展示了欧阳修卓越的才华和对词作的独到见解,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欧阳修的采莲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词作不仅展现了欧阳修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燕归梁·凤莲

宋代 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鹧鸪天·赏荷

宋代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疏影·咏荷叶

宋代 张炎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