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原文赏析

  • shān
    hǎi
    jīng
    shí
    sān
    shǒu
    ·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jiē
    yǒu
    rén
    líng
    cháng
  • lǎo
    wàn
    suì
    píng
    cháng
  • quán
    geǐ
    yǐn
    yuán
    qiū
    liáng
  • fāng
    sān
    chén
    yóu
    shòu
    寿
    kǎo
    yāng

原文: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相关标签:揭露社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

注释:
灵长:与神灵一般长久。
方:当。三辰:指日、月、星。
考:老。渠:同“遽”,忽然。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亡:死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不死:永生不死;不老:永葆青春)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赤泉:传说中的长生泉;员丘:传说中的长生树)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丧:失去)

注释:
灵长(líng cháng):与神灵一般长久。
方(fāng):当。
三辰(sān chén):指日、月、星。
考(kǎo):老。
渠(qú):同“遽”(jù),忽然。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译文及注释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劝农·其六

魏晋 陶渊明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魏晋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