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其六》原文赏析

  • quàn
    nóng
    ·
    liù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dān
    dào
    fán
    shì
  • dǒng
    qín
    shū
    tián
    yuán
  • ruò
    néng
    chāo
    rán
    tóu
    gāo
    guǐ
  • gǎn
    liǎn
    rèn
    jìng
    zàn
    meǐ

原文: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相关标签:田园生活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孔子沉迷于道德,看不起樊迟去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董仲舒喜欢弹琴读书,三年来从未踏足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如果能超越世俗,效仿那些崇高的贤人;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怎么能不尊敬他们,应该赞美他们的品德。

注释:
孔耽:孔子沉迷于。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迟。樊迟是孔子的学生。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履:踩踏。
超然: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敛衽: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劝农·其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陶渊明在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返回上京里后,于次年开春搬迁到怀古田舍从事农耕工作的情景。在这个时期,陶渊明创作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其中表达了他对农耕工作的热爱和对农民的鼓励。同时,他还在同年创作了《劝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相同,即元兴二年(403年)。这些诗作展现了陶渊明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劝农·其六》创作背景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魏晋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时运

魏晋 陶渊明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